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在过去的40年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地方。如,国有企业的性质论证贫乏、体制机制仍然不顺等。
财政部昨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0554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3207亿元,占当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3500亿元的98%。这意味着,全年剩下293亿元的新增专项额度可能将在11月份全部发完。
11月22日,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透露,财政部配合司法部将加快出台PPP条例,统一顶层设计加快统一市场建设。同时,财政部即将下发规范PPP发展的相关意见,还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提高PPP基金投资民营企业参与项目的比例。
中国引进外资力度进一步加大。11月2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公布通知,明确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利息收入免税细则。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部署推进物流枢纽布局建设,促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认真落实和完善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减税降负”等5个方面共26条具体措施。
中西部地区开放脚步正在加速。记者了解到,除了落实全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外,促进中西部吸收外资的关键目录正在抓紧修订,将在2019年3月底前完成。该目录旨在突出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积极承接外资产业转移。
继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后,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在地方相继落地。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十余个省份发布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帮助民营企业降成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近期,财政部连发12份文件,向地方提前下达19601.48亿元。
11月20日,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全球在北京联合举办《2019年世界纳税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球发布会。报告显示,2017年度,中国的纳税改革表现亮眼,报告的四项关键指标均取得进步,中国全年纳税时间进一步缩短为142小时
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今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税收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在深入调研并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
民营企业发展遭遇的融资困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近两个月,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化解企业融资难题。缓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纾困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连续出台多项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提速显著。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成为下一步政策推进的重点。发改委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扎实推进政策落实,实现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驰援民企的步伐不会停。近期,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十余部委“一把手”密集发声支持民企发展,一系列促进民企发展的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新一轮“加强版”反垄断执法渐行渐近。11月16日,国新办举行《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新闻发布会,这也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中国统一承担反垄断执法的执法机构首次召开反垄断工作新闻发布会。
新个税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司负责人18日表示,个税改革带来了征管模式的转变,未来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将更广阔,建议积极推动三个转变,主动适应改革形势和市场的新需求。
我国跨境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正在加速破局。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正式对外宣布,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服务将达10万亿美元。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14日表示,将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资本与其他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