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会议讲话】在“2025数字中国行第一站——走进中铁物贸暨深度解析大型终端数字化采购平台”会议上的讲话

8.jpg

陈雷鸣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最是一年春好处,花开时节又逢君”。在这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首都北京,共同迎来“2025数字中国行第一站——走进中铁物贸暨深度解析大型终端数字化采购平台”的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向中铁物贸集团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莅临今天会议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前,全球经济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世界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深度重构。我国经济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持续展现强劲韧性,高技术产业投资不断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加速突破,正在重构人类的生产、生活新形态和新生态,中国正以创新驱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钢铁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钢铁行业出现了“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三高三低”的局面,行业真正进入了长期的、巨大的、深度的战略转型、资源重组、业态调整和模式重构期。如何化危机为先机,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那就是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开新局,谋新路。宝武集团的“黑灯工厂”,吨钢能耗下降15%;鞍钢股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联网率98%;沙钢集团应用数字孪生技术使废钢利用率提升12%。这些实践提示我们,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人工智能不再是忽略项,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

在这里,我结合今天的会议主题和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四点思考:

一、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

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数字化转型已从企业级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政策端形成“1+N”体系框架:1个顶层设计牵引,N个专项政策协同。这种系统性变革推动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1.2个百分点,数字技术正成为突破“卡脖子”难题的新利器,在高端材料研发领域,基于数字孪生的仿真实验使研发周期缩短40%。数字化转型已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2%,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4.8%,运营成本降低21.3%。这不仅是效率革命,更是发展范式的根本变革。

二、智能化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赛道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驱动下,智能制造正在重塑产业竞争格局。智能制造专项工程实施以来,已建成210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5%。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更催生了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据麦肯锡研究,全面实施智能制造的工业企业,其生产效率可提升20%~50%,产品不良率降低30%~60%。三一重工的“灯塔工厂”实现产能翻番、人员缩减70%;海尔卡奥斯平台已赋能8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些实践表明,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通过构建智能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的制造体系,我们不仅能破解“微笑曲线”困局,更将开辟价值创造的新维度,推动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转变。

三、数实融合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钢铁领域,这种融合已形成“三链协同”发展格局:通过智慧供应链实现全流程可视化,鞍钢集团物资采购效率提升50%;通过数据链驱动价值创造,沙钢集团应用大数据分析使吨钢能耗下降8%;通过创新链赋能产业升级,首钢京唐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入选全球灯塔工厂。这些创新实践印证:当数字孪生映射物理世界,当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当数据驱动经营决策,传统产业就能焕发新生。我们要建设的,不仅是数字工厂,更是数据驱动的价值网络;要实现的,不仅是机器换人,更是智慧赋能。

四、AI+钢铁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deepseek的突然爆火,点燃了全体中国人对AI技术的重新认识和认知,让人们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扑面而来。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AI与钢铁产业的融合已进入深水区。在研发环节,AI材料基因组技术将新材料研发周期缩短60%;在生产环节,视觉识别技术使表面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98%;在服务环节,智能客服系统处理效率提升5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模型技术正在重构产业知识体系,实现工艺参数自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市场需求智能预测。某头部钢企构建的行业大模型,将工艺参数优化效率提升80%,故障预测准确率达95%。这种技术革命不仅改变生产范式,更催生共享制造、按需生产等新模式,推动钢铁产业从“制造”向“智造+服务”跨越。

各位同仁:站在数字经济、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历史关口,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更需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新锐气。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将继续秉承“引领、指导、规范、服务”的宗旨,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制定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培育数智化转型服务新生态,共同谱写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在春意盎然的北京收获满满,在企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硕果累累!

谢谢大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