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陈雷鸣副会长应邀出席“2018中国(唐山)智能制造引擎绿色钢铁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018年11月21日,由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指导,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报春钢铁网等承办的“2018中国(唐山)智能制造引擎绿色钢铁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唐山)国际钢铁冶金工业博览会”,在唐山南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了《我国钢铁供应链现状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陈雷鸣从供应链的概念、现代供应链的主要特征、供应链管理的特点、钢铁现代供应链的基本特征、主要模式与问题、对构建钢铁现代供应链的建议等七个方面展开演讲,结合钢铁行业发展的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构建高质量的钢铁现代供应链。

    陈雷鸣指出:现代供应链的主要特征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全球资源整合,实现协同共享发展;二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对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提升;三是围绕核心企业也就是终端用户打造高质量运营的现代产、供、销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其根本任务是降本、创新、提升、整合。

    陈雷鸣对钢铁现代供应链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钢铁企业供应链模式”、“流通企业(次终端)供应链模式”、“钢铁电商供应链模式”、“仓储物流企业供应链模式”和“终端企业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特点。这些模式主要集中在“钢厂直供型”、“准直供型”、“加工配送型”、“代理型”、“自营型”、“撮合型”、“融资型”、“物流型”、“综合型”等。陈雷鸣强调:这些供应链模式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不完整”,基本上是“各管一段”,上中下游整个产业链不能够有效贯通,缺少符合现代流通需要的、完整的供应链模式,供应链上的各相关环节无法有效衔接,无法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这不符合现代流通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

    陈雷鸣还对钢铁供应链的主要特征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钢铁供应链的主要特征是链条长、涉及广、全球性、金融性、物流性、复杂性、风险性等七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链条不完整,二是链条不能有效联结,三是链条不均衡,四是缺少联通上中下游链条的有效工具,五是全行业对供应链作用的认识亟待加强。

    陈雷鸣提出了钢铁现代供应链的新属性,他认为除了具备现代供应链的“整合”、“协同”、“创新”、“共赢”、“绿色”、“开放”等特征外,还应具备以下新属性:一是大流通,具备“全球性”,“全国性”,“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有效贯通;二是新技术,必须融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物流、区块链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

    陈雷鸣还对构建钢铁现代供应链提出了“一高”、“两宽”、“三懂”、“四化”、“五统一”的建议。陈雷鸣建议钢铁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导辐射作用,钢铁流通服务企业发挥联通上下游一体化承接作用,加快推动供应链各主体各环节设施设备衔接、数据交互顺畅、资源协同共享,促进资源要素跨环节、跨区域、跨产业流动和合理配置。

    陈雷鸣特别指出:未来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体现在内部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供应链建设方面。谁拥有比较科学、完整、畅通、能够与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供应链体系,谁就能够掌控渠道,立于不败之地。

    陈雷鸣最后强调:供应链创新的本质就是创新供给体系,优化供给质量,创造新价值,形成新动能。发展现代供应链必然要以供给侧驱动,完善供给体系,创新有效供给,从而创造新价值、新财富、新动能。钢铁产业要积极整合供应链,发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生态链,加快发展大市场、大物流、大流通,实现供应链提质增效、降低成本、整合资源、绿色发展的目标。

    陈雷鸣还同与会的相关领导一起参观了展览,与参展商进行交流,了解产品生产情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