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下午,为促进跨区域行业协作,推动钢贸产业高质量发展,辽宁省金属材料贸易商会代表团一行到访安徽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双方在合肥举行了行业交流座谈会并签订友好商协会协议。安徽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汪齐虎、辽宁省金属材料贸易商会会长于兰军及双方副会长、理事代表、企业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会议伊始,安徽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会长汪齐虎致欢迎辞。他首先对辽宁同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安徽钢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协会在资源整合、政策对接、引领和推动会员单位转型升级,为会员单位服好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他指出:安徽金协地处有着科教之城、创新之都的合肥,以“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的产业投资和布局,成为中国快速崛起的中部城市。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辽宁商会在党建会建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是我们学习的标杆。这次辽皖两家钢铁商协会共聚一堂,希望通过短暂的交流时光,把彼此对于行业的洞见以及企业经营的宝贵经验相互分享,碰撞火花,探寻合作共赢的路径,将实现资源互补,为行业注入新动能。同时,也希望开启辽皖两家商协会深化合作,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沟通机制,携手并进,共同打造开放协同的行业生态圈,共同谱写两地商协会友好发展新篇章。辽宁省金属材料贸易商会会长于兰军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安徽协会的精心安排,并高度评价了安徽钢贸行业的创新活力。他指出:当前行业面临资源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双重挑战。长期来看,作为钢铁流通企业要保生存谋发展并重,转模式求创新并举,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唯有南北开放联动、跨区域协同才是破局之道。辽宁钢铁产能6000多万吨,资源丰富,电子、军工、航天、航空、造船等,工业门类齐全,钢铁需求量很大,辽商队伍庞大,目前辽宁正全力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期待与安徽同仁在供应链优化、资源信息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
在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副会长、理事代表围绕钢贸行业发展趋势、数字化转型、风险管控、期现业务拓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酸甜苦辣生意经。安徽省协会副会长提出,要充分发挥协会的引领推动作用,成为一个发声器、传话筒、服务员、预警员,是桥梁和纽带,要真正办成服务型的平台赋能协会,同时商协会要经常走动互访,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提升供应链效率。并指出,在困难态势下,民营企业要在细分领域上下功夫,国有企业要发挥资金、资源、政策优势,在规模效益上寻找突破,要在差异化经营上破局立足;辽宁省协会副会长则分享了东北地区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的经验。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专业力、生长力、核心竞争力,抓好内控管理、精细化管理、预期管理。马也秘书长分享了辽宁商会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办会质量的做法。她还介绍了辽宁商会为做好会员服务,今年设立项目发展部、产业服务部、文体发展部和外联服务部等四个部门的功能作用。双方一致认为,行业需加快转型升级,并通过跨区域协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会议的高潮环节,两省商协会正式签署《缔结友好合作商协会协议书》,约定在信息共享、活动共办、企业互访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随后,双方举行授牌仪式,并互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礼品。与会嘉宾共同合影,记录这一重要时刻。
5月13日,两地商协会还前往安徽绩溪开展了“重走红军路、传承徽杭魂”党建共建联建研学活动。据史料记载,1934年红军先遣队北上抗日经过徽杭古道。上午10时,两地商协会代表从绩溪伏岭镇“徽杭古道”入口出发,历时六个小时,徒步经过江南第一关、黄茅培、马头岭、下雪堂、蓝天凹,最终到达浙江永来村,全程约25公里。大家沿着古道徒步,一路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同时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徽杭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历史上徽商与浙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是继我国“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如今依然能感受到那些历经沧桑的古建筑和古老的石板路所散发的历史气息。
重走徽杭古道,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和红色文化传承之旅。通过此次党建共建研学活动,对徽杭古道历史和徽商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坚定了弘扬辽商、徽商精神的信念和决心,两地商协会将带着收获与体验,投身到钢贸行业的发展中去,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共同迎接行业新的春天。
此次交流和党建共建联建活动不仅深化了辽皖两地金属材料行业的互信,更为跨区域合作树立了典范。未来,双方将以友好商协会为平台,推动会员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助力全国钢贸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