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2015 钢铁业的大考之年

    2001年,章家敦抛出轰动全球的“中国崩溃论”,后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曼也站出来回应中国崩溃论:没发生危机我挺惊讶。让这一争论告一段落。之所以“中国崩溃论”崩溃,不是因为中国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因为章家敦所列举的“崩溃”理由都被中国巧妙地解决掉了。

  无独有偶。郎咸平在2012年说,“中国经济正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冰的是楼市、股市,火的却是以奢侈品、高端汽车、收藏品等为代表的高档商品。”郎咸平直言“中国经济生病了”,而这个病就是制造业面临的危机。

  “近年来我国工人平均薪水增长率为20%,效率增长率接近于0,中国工人越来越贵。而美国对中国开打的‘贸易大战’、‘汇率大战’、‘成本大战’,正在逐步击溃中国出口制造业。”最后大胆预言:“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面临全面解体”。

  虽然言论颇有偏颇的成分。但是也算得上“盛世危言”。所列举的问题也针针见血。世界经济危机至今“余震”不断,制造业持续低迷。

  中国今年1月份的制造业PMI为49.7,与去年12月份的49.6相比几乎持平。截至1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值为49.8,与截至2014年10月份的三个月平均值50.6以及截至2014年1月份的50.3相比均降幅明显。与卢布急剧贬值的俄罗斯情况一样,中国的制造业活动也是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低于50的读数。

  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0.8%。进口和出口增速均逊于预期。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其中,出口为1.23万亿元,同比下降3.2%。进口为0.86万亿元,同比下降19.7%。贸易顺差3,669亿元,扩大87.5%。进出口双双下跌,且进口跌幅更大,不是国际订单减少可以解释的,只能说,中国经济进入了值得警惕的时期。而制造业倒闭潮与PMI指数低迷,更是佐证。

  2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对媒体表示,从目前的数据看,“我们还没有陷入通缩。”不过,2012年下半年以来PPI持续下降,2015年CPI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我们确实要高度警惕通缩压力。”

  进入2015年,一方面是投资的泡沫、资本市场的泡沫乃至房地产的泡沫,都在复苏;另一方面,却是实体经济再入寒冬,而且与2008年那一场“急病”不同,2014年实体经济得的是“慢性病”,无论下什么药拉动经济,对实体制造业都毫无疗效。

  制造业的起伏直接与钢铁业的生死存亡挂钩。如何“突围”,是全行业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劳身焦思的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沙钢在转型,日钢在升级,其他大小钢企业也都在寻找出路。

  付出总有回报。努力终将得到收获。

  中国2月份Markit/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好于市场预期,表明经济增长势头可能有所改善。预览值从1月份终值49.7升至50.1(彭博市场预测为49.5)。数据采集期是在长假即将开始前的2月10日-18日。

  越过50的枯荣线,表明前途依旧是光明的,是有可为的。在2015年的第二个月,钢铁业乃至制造业在这个大考之年拿到了一些分数。尽管不多。

  现在还不是松一口气的时候,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上升(生产指数从50.3升至50.8,新订单指数从50.1升至50.4)。新出口订单指数却从 50.2降至47.1。滞后往往最为明显的就业指数从49.5小幅降至49.3;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从50.1升至50.8,原材料库存指数从47.6升 至50.6。

  如何拿到最多的分数,如何交出一份大家都能接受的答卷。在2015年,在这个“预言”中的大考之年,让我们一起作答。“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我们群策群力,总是会有办法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