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新疆煤炭产能6年增1.4倍!中国能源版图重心西移!

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是中国煤炭的四大产区。其中,新疆煤炭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一,新疆的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预测储量的40.6%。但此前受限于开采能力、运输能力等,新疆煤产量增长缓慢,煤炭产能远低于其他三大煤产区。

据经济观察报,从2019年开始,新疆煤炭潜力开始快速释放,产能在五年时间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从2018年的1.9亿吨增长至2023年的4.57亿吨。当前,这一增速还在持续,2024年上半年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13.4%。按照自治区政府的规划,到2025年新疆地区预计达成年产能4.6亿吨以上、产量4亿吨以上的总量任务。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部门人士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五五”期间,煤炭产量超过陕西省(2023年陕西省煤炭产量为7.6亿吨),但能不能实现还要看下游市场需求与煤炭新增核准产能的情况。

对于下半年新疆煤炭市场形势,新疆煤炭交易中心认为,在供应端,在今年煤炭价格不景气下,新疆原煤产量仍然保持较高增速。近几年,新疆煤炭产量增长速度在几大产区里都保持领先。数据显示,2021年新疆原煤产量3.21亿吨,到2023年达到4.59亿吨,三年产量增长了1.38亿吨,年均增长14.3%。从2024年数据来看,1-5月晋陕蒙新四省产量增速分别同比-15%、+1.4%、+2.7%、+6.6%。显然,相对于晋陕蒙传统主产地而言,新疆增速领先明显。

在需求端,2024年新疆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30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6个,总投资1.2万亿元,煤炭煤电煤化工、新材料、绿色矿山等现代化产业项目191个,总投资2万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释放新疆煤炭资源潜力。煤电方面,新疆已建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大电网格局,疆电外送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外送电量由2010年的3亿千瓦时扩大至2023年的1262亿千瓦时。2023年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第五条外送通道开工建设,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提升32个百分点;煤化工方面,兖矿新疆煤化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新疆宣东能源年产1000万吨煤炭分级分质高效利用项目、中泰化学100万吨/年甲醇示范项目等大型煤化工项目均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投产,进一步提升新疆煤炭本地消纳能力。

疆煤外运方面,上半年,疆煤外运约6200万吨,其中通过铁路外运4214.17万吨,同比增长131.1%。预计下半年疆煤外运量仍有望持续高位,预计全年出疆煤量可达到1.3亿吨以上,预计铁路煤炭出疆发运量达到8500万吨。从今年1月15日,将军庙至淖毛湖铁路开通运营,与乌将铁路、红淖铁路、兰新铁路共同形成东疆铁路环线,疆煤运输通道进一步拓展。部分将军庙装车的煤炭整列货物列车经将淖铁路、兰新铁路出疆,有效缓解了主通道的运输压力。同时,6月15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兰新铁路将增开货物列车6列,疆煤外运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政策与市场的指导下,铁路部门为助力疆煤外运,对疆煤外运运费下浮政策继续延长至8月30日,后续将根据煤炭市场变化再做调整。这是多年以来铁路部门为支持疆煤外运,助力新疆发展的首次铁路运费下浮优惠政策。

从短期看,随着疆煤在全国的市场影响力逐步加大,疆煤在贡献煤炭产量增量的同时,价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逐渐变大,走势基本是亦步亦趋姿态,仅在涨跌的执行上存在时间差,时间差从之前的5—7天,缩短为目前2~3天,同时也证明,疆煤已经快速融入了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

从远期看,生产端随着煤炭生产开发北拓、西移,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将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消费端随着“三基地一通道”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新疆煤炭“本地转化,疆煤外运”双模式消费格局已经形成,煤电、煤化工发展潜力巨大,煤炭需求增长潜力大。原煤将从燃料向原料角色转变,其原料比重将加大,也是未来重要的增长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