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中国和印度的大宗商品需求将相对保持稳定

  本报讯(记者朱晓波)824日,必和必拓发布20222023财年(202271日—2023630日)的业绩公报。根据公报,20222023财年,必和必拓总体营收减少了113亿美元;当期可分配利润达到134亿美元,同比下降37%。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韩慕睿表示,其在20222023财年实现了强劲的业绩表现。“在20232月份发布的上半财年业绩公报中,我们提到通胀对集团基础成本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小。非能源类原材料、物流和制造业供应链的运营压力有所缓解,能源风险已趋于平衡。然而,劳动力成本仍然是主要的前瞻性通胀风险。我们认为,通胀的滞后效应将持续影响整体业务表现,尤其是2023下半年的业绩。”必和必拓在公报中指出,非劳动力通胀的滞后效应将影响其20232024财年(202371日—2024630日)的业务表现。

  必和必拓指出,长期来看,全球人口增长、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低碳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活跃,预计会持续带动全球市场对钢铁、有色金属和化肥的需求。短期来看,受通胀抑制政策和能源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量大量减少,但中国和印度的大宗商品需求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从中国方面来看,自202212月份中国逐步调整防疫措施以来,其经济发展形势也随之变化。3月份,中国以一系列大宗商品为重要支撑的行业表现出高于预期的复苏态势,推动了市场对大宗商品全年强劲表现的高预期。然而,这一强劲势头未能完全持续到6月份。必和必拓认为,中国实现全面经济复苏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因而关于中国2024年的经济展望,关键性因素将取决于新政策的执行落地效果。

  从印度方面来看,该国的需求状况相对稳定,随着其国内投资规模迎来大幅增长,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相应强劲。随着印度即将于2024年上半年迎来大选,预计该国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