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央行“双降”罕见的先后进行了两次解释说明


     10月24日的“双降”,央行罕见的先后进行了两次解释说明。透过这两次说明,我们也发现了央行使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秘密”:降息要看CPI与GDP平减指数,降准要看外汇占款产生的流动性缺口。

GDP平减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通胀水平的指标,因为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PPI等指标更广泛,因此能够更全面的反应整体物价水平的走向。因此这一指标不只参考消费端的CPI,还考虑产出端物价指数如PPI。计算公式是: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增长/实际GDP增长。在大多数情况下,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

10月23日晚间,央行宣布“双降”消息。

央行在解释这次降息时指出,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需要通过适当下调名义利率来使实际利率回归合理水平,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一般主要观察CPI的变化,但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

在大多数情况下,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在目前特殊情况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内投资、工业品需求明显放缓等因素影响,CPI和GDP平减指数走势有所分化。9月份CPI同比上涨1.6%,比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GDP平减指数比CPI更低,前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3%,此外9月份PPI同比下降5.9%,已连续43个月为负。综合起来看,随着物价整体水平走低而适当下调基准利率是合理的,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至此,央行给出了调整基准利率的两个要素:即对基准利率的调整除了主要观察CPI的变化外,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等其他物价指数的变化。

对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则强调,从降准来看,主要是应对外汇占款减少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满足经济增长对流动性的正常需要。

机构分析认为,央行将GDP平减指数作为利率调整的重要参考指标,意味着现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压倒了对通胀的容忍度,而这将有助于维持市场的宽松货币政策的乐观预期。换言之,后续若实体经济需要,则央行仍将动用包括降准、降息在内的任何货币政策工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