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而不绝的地条钢,这次能否真的永别?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今年去产能的要求会更高,“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会更重,压力也会更大,目前正在编制2017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的方案,预计春节前可以定下来。
虽然方案还未正式对外宣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彻底清除地条钢将会是今年去产能工作的重点。
什么是地条钢
所谓“地条钢”,指的是以废旧钢铁为原材料,用工频、中频感应电炉冶炼的劣质、低质螺纹钢、线材及不合格不锈钢产品。
行业俗称的“地条钢”,在专业术语中,一般是指中频炉生产出来的钢材,这类钢材产品通常用中频炉将废钢铁熔化,再倒入简单铸铁模具内冷却而成,因早期浇铸模具为地上挖槽而得名。
地条钢“顽固的生命力”
因为原材料成本低,投资小,工艺简单,“地条钢”利润空间巨大。据业内人士表示,中频炉产钢成本低于正常钢铁300元/吨,每吨利润可以达700元/吨。
另外,许多“地条钢”还改头换面,包装成合成钢、机械产品等出口,换取13%的出口退税,给查处也带来一定难度。
地条钢的产量
“地条钢”并未被纳入中国钢铁总产能11.3亿吨的统计中。有统计显示,现在地条钢产能达到1.2亿吨,开工灵活,视市场情况而定。自去年12月起,全国各地刮起“地条钢”整治风暴。就全国范围来看,综合各机构数据显示,目前中频炉总产能约在0.9-1.2亿吨之间,占粗钢总产能近10%;中频炉的实际年产量为3000-50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钢铁产量4%-7%。
地条钢的危害
地条钢不进行分析化验,无温度等质量控制,生产出大量劣质产品,绝大多数不合格。近年来也有进行质量控制,使用较好原材料改善品质,但是工艺先天不足。
“地条钢”不仅损害了正规钢铁企业的产品声誉和市场形象,扰乱了钢材市场,还对建筑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知名媒体《中国冶金报》记者发现,“地条钢”主要指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流入市场后危害极大。用这样的钢材搞建筑,再现“楼垮垮”“桥塌塌”并非危言耸听,严重危及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地条钢再度成为整治焦点
在1月10日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7理事(扩大)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则明确表示,要在今年6月30日以前,彻底出清“地条钢”等落后产能,并指出这是要坚决执行的政治任务。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更是义正辞严地强调:“今年务必要把地条钢除尽,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
据了解,相关部门已经派出12个督导组赴河北、河南、广西、黑龙江等地,就钢铁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再次进行排查整治,“地条钢”就是其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