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全球油价进入每桶40美元时代 三大产油国释放增供信号

国际油价又创新低。布伦特原油的重要心理关口,50美元每桶已经失守,至此,全球油价进入每桶40美元时代。

1月7日16时左右,布伦特油价盘中跌破每桶50美元大关,报每桶49.93美元,创下自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价格,这与2014年6月的最高价格相比下跌55%。

对于未来的油价走势,目前市场气氛仍旧悲观,每桶40美元是分析师一致看到的下一关口。

值得关注的是,据路透社1月7日报道称,全球油价重挫引发中国大举买入,去年12月原油进口量创纪录高位。

产油国齐喊增产

刚刚过去的2014年,纽约原油价格累计跌幅达46%,布伦特油价累计跌幅达到48%,均创出6年来最大年度跌幅。

纵然如此,主要产油国仍不为所动。进入2015年来,中东、俄罗斯、北美这三大产油地不约而同地主动释放“增供”的信号。

据新华社报道,中东主要产油国伊拉克5日表示,计划本月将原油出口量扩大到日均330万桶;还计划到2017年原油产量提升至近950万桶。

俄罗斯能源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原油产量创下198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日均产量高达1058万桶。

美国石油协会6日表示,当前国际油价下跌会对美国油气产业发展造成短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看,随着油气产业技术不断改进,油气产业的前景是明朗的。美国能源信息局预测,2015年美国日均产油量将达到930万桶,同比增加70万桶。

阿联酋石油部长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阿联酋不会对低油价感到恐慌,市场终究将回归稳定。此外,低油价也不会令阿联酋推迟2017年扩张产能至350万桶/天的计划。

在产油国的“推波助澜”之下,1月5日和6日,两个交易日内,国际油价累计跌幅近10%。

分析师看至40美元/桶

产油国的“任性”令市场对后市油价预期更加悲观。

在最新报告中,花旗将2015年和2016年纽约原油期货均价预估从每桶72美元和75美元分别下调至每桶55美元和62美元;同时,将2015年和2016年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预估从每桶80美元和85美元下调至每桶63美元和70美元。

英国咨询公司WTRG能源的詹姆斯·威廉姆斯也认为,市场的疲软走势可能导致油价最终会低于每桶40美元。甚至有分析师认为油价距每桶40美元已不远,低油价或将成为新常态。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TatsufumiOkoshi在一份报告中称,至少到3月底,原油价格可能都会维持在每桶40-50美元之间的低位,因为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正逐渐降低,而低油价促使高成本的原油开采商退出将需要一段时间。

Okoshi称,最终西德州中质油价格将涨至每桶70美元左右,这是确保有充足产量来满足需求的最低价位,但最早要到二季度才能达到这一水平。

阻碍替代能源的发展

产油国不会无故容忍“低油价”存在,阻碍替代能源的发展是原因之一。

“在北美,页岩气技术革命的成功使得天然气应用更加普遍;在欧洲,清洁能源技术不断获得突破。尤其是电池技术的进步、储电能力的增加对石油产业形成了重大威胁。”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解释道。

去年底,美国能源公司ExcelerateEnergy在德州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暂被搁置,成为油价暴跌以来的第一个牺牲品。

美国石油协会协会高级经济顾问雷约拉·多尔称,由于国际油价“腰斩”,目前美国页岩气生产企业的日子是近几年来最困难的,未来有的公司甚至会被淘汰,但就整个行业而言,今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继续增长,但速度会受到影响。

得益于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进步,2008年以来,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大幅增加。2013年美国占全球原油供给的比重达到13.7%,较2008年的10%增长近40%。

天然气价格也开始下跌,据伦敦国王学院国王政策研究所访问教授尼克·巴特勒1月6日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称,去年12月期间,美国天然气价格自2012年以来首次跌破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并表示这不过只是一个开始。

陈卫东在1月7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这轮油价暴跌不仅会挤掉高成本的油田,还会减缓替代能源的发展进程,使石油的“寿命”进一步延长。

中国加速囤油

中国是缺油少气多煤炭的国家,此次全球油价暴跌,对中国来说,是囤油的好时机。

据路透社1月7日报道称,全球油价重挫引发中国大举买入,去年12月原油进口量创纪录高位。路透社统计显示,中国2014年为充实战略而准备的原油较2013多出一倍。

据汤森路透石油研究和预测的估值显示,中国12月的原油总进口量首次超过3100万吨,相当于每日超过700万桶。这比之前创下的月度进口纪录高位还高出逾10%。

此前,在去年10月份,中国超大型油轮驶入中国港口的数量就到达了过去9个月的峰值。

拜去年经济体系中过剩原油翻番所赐,中国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的力度比此前预计的大得多。

虽然中国有较大的购买和原油储备的欲望,但是并不能够挽救低迷的全球油价市场,相关分析师也并不太认为中国的大肆购买可以支撑起国际油市。

PhillipFutures的分析师DanielAng表示,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的可用空间可能也快要填满了。

花旗在一份报告中称,预计中国原油进口放缓,“寄望中国驱动油价反弹的人可能要失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