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5日报道,东南亚国家正在贸易领域同欧盟相向而行。13日,印度尼西亚与欧盟就推进《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成政治共识。泰国等国也力争尽快同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双方都在加速寻求出口目的地多元化,以规避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13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表示:“我期待(印尼)能够在欧洲表现出更强的存在感和经济参与度。”
当天普拉博沃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举行会谈,并就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达成政治共识。预计最终协定将于9月签署。
印尼政府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协定生效后一到两年内,80%的印尼输欧产品将被免除关税,协定生效后三年内,印尼对欧盟的出口将增长58%,带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19个百分点。
印尼于2016年启动与欧盟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但由于双方未能就进出口监管和环保措施达成一致,谈判久拖不决。之所以能在近十年后的现在达成共识,主要是受到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对等关税的影响,这一政策正在推动全球贸易环境发生变化。
美国已表示将对印尼产品征收32%的关税。对印尼而言,美国是第二大出口市场,占印尼总出口的11%。
随着担忧对美出口放缓的情绪加剧,对印尼而言,欧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印尼面向欧盟的出口占印尼总出口的7%。棕榈油、铜矿石和橡胶制品是印尼的主要出口品类。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表示:“在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印尼与欧盟达成的协议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
东南亚国家正与美国展开艰苦的关税谈判。截至7月9日,即对等关税谈判的原定截止日期,只有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因税率下降与美国达成共识。而泰国面临的对等关税税率仍维持在36%,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分别为25%和20%,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上升了。
欧盟占东盟出口的9%,是东盟域外第三大出口市场。越南和新加坡是仅有的两个与欧盟缔结了自贸协定的东盟国家。东盟其他国家则正在开启与欧盟的贸易谈判,寻求出口目的地多元化。
“欧盟是一个可靠且可预测的贸易伙伴。”泰国政府一位高官6月底在曼谷完成与欧盟第六轮自贸协定谈判后表示。泰国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
欧盟是泰国第四大贸易伙伴。2013年启动的谈判因泰国政变遭冻结,直到2023年重启。
马来西亚也在今年1月宣布将重启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并于6月底至7月初举行了首轮谈判。菲律宾在2024年10月重启与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并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谈判。
随着美国的保护主义色彩渐浓,欧盟也在加速寻求贸易伙伴和供应链多元化。冯德莱恩在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如今我们面临全球挑战,合作伙伴之间必须加深联系。”
东盟的目标是,在2045年前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通过贸易协定开拓市场将给东盟带来巨大实惠。欧盟也多次表达了与日本及其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扩大合作的意愿。
欧盟不仅希望相互降低关税,还希望在新的自贸规则的制定上与相关方保持步调一致。在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探索建立“没有美国参与”的贸易秩序。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钢链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