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逐步深化,制造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迈进,智能制造已然成为世界各主要制造业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
回顾全球制造业发展历史,发达国家均将制造业发展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巩固领先优势。近年来,我国也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强调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精益管理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推动下,制造业精益管理与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为智能制造系统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进程不仅驱动了制造业产业模式与企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更助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在此背景下,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连续三年开展“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研究”,共同发布了三版《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 版报告系统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梳理了轨道交通制造业、通用装备制造、钢铁等典型行业发展精益数字化典型案例,汇总了行业专家对精益数字化的实践认知,系统研判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为业内研究与推进精益数字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大咖序言摘选 1 李培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影响企业目标的内在因素及因素关联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对某些内在因素无视或无意识时,即便有先进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企业一样会显得臃肿、无序、低效。如果回归到制造的本源去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使得企业保持在“Lean”(精益)形态,从而达到高效、高质量、低成本、无浪费的境界。这正是精益制造所要追求的。由是观之,应该把“精益”上升到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说,在探索企业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追寻那些未意识到或被忽略的、却影响企业目标的本源问题。企业需要打破常规思维的藩篱,全面检视各项业务、流程、活动及其资源配置中,精益理念是否缺位。精益面对的是企业中问题的成因,数字 - 智能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洞察成因,加之以手段,此乃精益数字化之所追求也。 精益不仅要面对制造中的基础性问题,也要面对数字化与智能化中的基础问题,即数据。精益的理念用之于数据,即需要“精益数据”。意指是经过清洗、治理过的数据;是尽量避免扭曲样本的数据集;是解决问题、优化目标所需的最小数据集(因为采集和处理数据是需要成本的);是尽可能减少“暗数据”(dark data,各种缺失的数据)影响的数据集合…… 精益应该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理念,且永远在路上。企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自身持续保持“精益”形态,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 近些年来,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天津财大商学院,不断探究精益数字化的内涵和方法,并在若干企业实施,取得很好的成效。他们联手推出的最新《报告》,包括对精益数字化现状的分析,其中不乏应用的新进展,如企业精益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报告》详细讨论了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趋势,很多内容(如层级化目标分解与执行策略、数据整合共享、数据清理等)都是今后推进精益数字化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无论是深化数字化转型还是进行智能化升级的企业,都需要“精益 +”,需要“精益数字化”。 于企业而言,“精益”是一坛美酒,历久弥新。 于我而言,每年读精益数字化的报告,如品老牌佳酿,总能尝出新的滋味! 2 朱森第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荣誉主任 精益是制造业的哲学和重要理念。精益生产、精益管理是制造企业的管理基础,也是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精益化与数字化的结合,为智能制造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现实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制造智能化的实践表明,没有精益数字化的基础,实现智能制造事倍功半;有了精益数字化的基础,实现智能制造事半功倍。 我非常高兴看到《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报告》的持续撰写和发布。《2024中国制造业精益数字化发展报告》,在以往几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希望通过这一报告的发布和报告中的分析、观点、论述、典型,业界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全球经济格局巨变、技术进步加快、国内外市场需求升级的情势下,单纯依靠规模扩张、成本竞争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更加紧迫地认识到,制造企业需要通过精益数字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还希望,制造企业从报告所提供的实践和案例中,增强对精益数字化在提升企业效益、促进降本增效作用的认识。从成功案例中得到启示,实施精益数字化,可以构建更具弹性和韧性的经营模式,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和外部环境变化,抓住发展机遇,实现持续增长。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精益在与时俱进,其内涵在扩展,从精益生产到精益管理到精益思维,再到精益数字化。精益数字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到坚持不懈、持续改进。 制造业“八个更”的永恒主题:生产效率更高、单件成本更低、产品品质更好、市场响应更快、资源消耗更少、环境影响更小、持续发展更强、员工生活更美,也正是精益数字化不断追求的目标。 精益数字化永无止境,《发展报告》精益求精。 3 王洪艳 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创始人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制造业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精益管理思想和体系为制造企业带来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在数字技术浪潮的牵引下,如何将精益管理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成为提升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可以说,精益数字化已成为中国制造企业应对全球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本报告尝试梳理了当前中国制造业在精益数字化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展现了精益数字化的最新动态,深入探讨了企业通过组织变革、流程优化以及全价值链协同来实现价值创造和持续增长的路径,这对制造业各级从业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中呈现的最佳实践向我们展示了,精益数字化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将精益理念植入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成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破浪前行的关键力量。 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我们必须认识到,精益数字化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技术和管理工具,更是支撑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精益数字化的深度应用,不仅可以提升链上企业的管理能力,还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报告中的内容并非来源于某本书籍或某些西方管理体系,而是基于中国制造业多年来不断解决实际问题和深度思考所积累的智慧结晶。这些内容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实践方法论与模式,补了企业全价值链乃至产业链协同的理论空白。报告展现了中国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等诸多压力下,依然勇于突破、不断创新的勇气与智慧。我衷心希望,未来每年我们都能见到报告对精益数字化最佳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归纳。当 10 年后回顾这些内容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可复制和推广的制造业管理方法论和模式,为企业、产业,乃至全球制造业管理理论贡献中国智慧。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