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动“中拓红链”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培育打造“1核+5链+N星”党建品牌矩阵,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着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价值链等“5链”工程,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基层党建品牌。
为不断激发“党建+中心工作”新动能,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公司公众号平台特推出“中拓红链”党建品牌专栏,发布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品牌的创建案例,供各单位学习与借鉴。
一 支部概况
中拓新材料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3月,现有党员18名,党支部设支委4名,其中书记1名,委员3名。支部高擎党建引领旗帜,紧密围绕公司“中拓红链”党建品牌核心,全力打造“澉拓星辉”支部党建品牌。“澉”字取自海盐县地名澉浦,象征着中拓新材料扎根海盐,服务地方经济的深厚情怀。“拓”字取自中拓新材料,也体现了支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星辉”则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寓意党组织如同星辰般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着支部党员干部笃行不怠,接续奋斗。
党建赋能创新链,凝心聚力促发展。支部抓牢抓实“党建强基 双融强企”工作目标,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推动生产经营稳进提质增效,仅用8个半月建成现代标准化厂房并投入试运营,投产3年即实现达产达效,被列入“浙江省重点项目”。
二 创建举措
1、强思想,提素质,谱写奋斗篇章
支部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厚植创新理念,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员工大讲堂”“班前十分钟”“三会一课”“书记讲党课”等载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党员员工矢志践行“精益制造,实业报国”的初心使命,主动走出“舒适圈”,从贸易转型到实体,致力打破外资企业在高端精线领域的垄断。坚持把提升员工队伍素质作为全局性任务,依托中拓E企学、浙江交通学院、国资e学、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推动党员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常态化组织读书会、经验交流分享、教育基地体验等思政活动,确保思想教育深入人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织密“学习网”,形成“以学促干”的良好局面。
2、创品牌,树先进,点燃创新引擎
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创新链”的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党建品牌“澉拓星辉”创建为契机,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双向融合,围绕“四个一”工程——创建一个党员创新工作室,成立一支科创先锋队,选树一批创新先进标杆,锻造一支中拓铁军队伍,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推动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的“硬支撑”。聚焦“关键少数”,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头雁效应”,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支部以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ATF16949认证、浙江制造品牌认证等为抓手,高标准严控生产各环节,确保高精度作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端产品制造能力。同时,支部以公司数字化管理系统为支撑,对厂区进行全流程数字管控,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能利用率、缩短产品交付时间,实现规模扩张与创新推动并重,在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逐步实现了产品市场差异化和附加值的全面提升。
3、干实业,求实效,永葆赶考初心
工厂运营初期,生产经验缺乏,一度出现“料入不了库、人找不到料、料对不上号、货上不了车”的尴尬局面,导致交付时间延长,客户抱怨不断。支部积极探索,推行全厂区定置化管理、全工序标准化作业、全流程信息化覆盖的“三化”管理,严明“工艺纪律严肃性、物料信息准确性、计划管理有效性”的“三性”要求,推动工厂标准化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工厂稳顺运营后,支部瞄准新质生产力,以“三支队伍”建设为牵引,广揽才、畅渠道、优载体,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技艺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全力推动党员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工厂”申报工作。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导师带徒等活动,组织开展“中拓星”、“五小”创新创效比赛,激发一线员工学技术、练技能、钻业务,积极投身公司改革发展和创新创效实践。
三 创建成效
1、培基铸魂谋创新
在良好的创新氛围带动下,支部在两年内共征集到“五小”创新项目50余个,连续两届获得浙商中拓“五小”创新比赛一等奖;“隆贤武金属材丝拉拔技能大师工作室”于2023年顺利通过海盐县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通过企业自主技能认定,已培养高级工70名、中级工70名,为公司持续深化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打下了较好基础。
2、提质培优强质量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员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观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经改造的专用产线内部不良率控制在0.5%以内,平均返工及退货率仅0.99%,远低于行业2%的平均水平,部分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
3、推进“双强”促发展
支部秉持“党建强、企业强;强党建、强企业”理念,确立“建标准、严纪律、提质量、树品牌”的经营方针,2023年实现精线产量22万余吨,规模跻身全国第一;顺利通过浙江制造认证、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获得5个发明专利和9个实用新型专利;荣获海盐县十强工业企业、海盐县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A类规上企业等荣誉,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冷镦精线制造企业。目前,中拓新材料二期项目已顺利开工,支部正着力推动二期项目建设,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扩产能、提质量,加快实现“规模第一,质量领先,品牌一流”的战略目标。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