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一线——全国供应链示范企业巡礼
采访北方恒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东
当前,提升国内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经上升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是我们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钢铁是我国制造业、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确保钢铁供应链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2024年度第一批钢铁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与管理A级企业”、北方恒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志东,请他介绍了公司近年来利用数字科技确保钢铁供应链韧性、安全性、敏捷性的成功经验。
1.数字科技让供应链运转更加高效
2018年,本钢集团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合,推进钢铁制造商向钢铁服务商转型,决定建设北方恒达产业园。为此集团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方恒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恒达”),公司是集钢铁加工、贸易、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和园区运营为一体的综合经济平台和一体化的钢铁供应链服务商。作为平台型企业,公司将物流、商流、信息流、工艺流、资金流五流合一。
北方恒达产业园于2021年1月开始试运行,当年即达产达效。从此以后园区吞吐量、加工量、销售量逐年递增。到2023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2亿,吞吐量达到了380万吨,销售量突破百万吨。园区目前经销本钢集团所有品类的产品,包括热轧卷板、冷轧板心、镀锌卷板、硅钢、特钢、螺纹钢、盘圆,等等。
赵志东介绍,因为北方恒达产业园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以互联网思维构建起来的智慧化园区,所以在供应链运营上拥有明显的效率优势。
第一,园区无人化管理让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首先在无人化运营方面,园区引入了无人仓模式,进入园区的货运司机可通过智能终端自主加入排队系统,依据系统指引高效完成作业,可大幅节约时间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同时公司结合自研的仓储、物流可视化建模与2D孪生数字立体仓技术,实现了业务流程和仓储作业的“双无人化”管理,使公司在疫情突发、节假日等关键时期,业务仍能顺利开展。
赵志东特别强调,在新冠疫情期间,园区运行需要尽量杜绝人员接触,而北方恒达产业园恰恰凭借自己智慧园区的双无人化管理,在没有人员接触的情况下实现了正常收发货。这大大地降低了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可以看出,无人化管理让园区的供应链韧性更强了,应对突发情况能力更强,园区在用户与钢厂之间形成了柔性链接,起到了蓄水池缓冲区的作用,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
第二,园区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装卸货优化。
如今,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精准化的利器。这个利器在北方恒达产业园的仓库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比如公司通过钢卷信息大数据推演出货品放置算法,借以优化货品摆放、吊车行走路径等,从而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说到大数据的作用时,赵志东解释说:“数据积累的越多,算法的作用就越明显,越能还原事物本来的面貌。随着数据积累增长,我们的数据模型会趋于稳定。这时我们将结果固定下来,重新分配数字方法的权重,一点点地积累优化效果。虽然每一点看起来都是无关痛痒,但是累积起来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简单来说,我们的信息化平台在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更新。”
凭借着前沿科技,北方恒达产业园相比于传统形式的仓库,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从15天降至3天。园区内仓储平均用时12分钟完成车辆从进园到办好手续,到装卸,到出园的全过程。园区单日完成吞吐量1万吨总用工18人,相对于传统模式下日吞吐量1万吨需要用工130人左右,运营成本降低了90%,不仅仓储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也大幅降低。
第三,园区智慧运营系统实现供应链高效协同作业。
北方恒达采用5G、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通过数据整合和分析,实现了供应链信息的实时跟踪和预测,实现了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作业。供应商、客户、物流公司等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间实现了有效的沟通,确保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需求的准确满足。比如在销售加工环节采用“互联网+”模式,电商订单直接下至产线,并通过信息平台将生产实绩、物流进度等订单进度信息及时反馈给客户,客户企业可以提前“算出来”货物送达的时间,可以更加精准高效地安排生产。
智慧运营系统提高了供应链的协同效率,让北方恒达与客户间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北方恒达还设立了快速响应机制,包括服务热线和在线服务渠道,确保客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 更安全的供应链管理让客户更放心
钢铁供应链的安全,关系着下游用钢企业的生产能否稳定、连续地运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北方恒达产业园的供应链安全得到了根本保障。
第一,无人仓模式让园区货物更安全。
北方恒达产业园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了车辆信息的记录和比对,通过对车辆信息、人员身份信息、物资信息的精准监控,园区有效防止了未经授权车辆的进出。此外系统通过车牌识别与白名单比对,实现了无感放行,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行的便捷性。
当出现人为干预抬杆时,系统还会通过短信、语音电话通知管理人员,并记录报警信息,确保安全无忧。
第二,无人园区实现零发错货、零安全生产事故。
赵志东介绍,在传统的仓储、物流模式中,人工作业差错多、安全系数低、易因人为因素引发伤亡事故和发错货物等问题,但北方恒达产业园作为智慧化的“无人园区”,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人机协同配合机器视觉保护生产作业安全,园区运行三年保持着零发错货、零安全生产事故的记录。
第三,数字科技让货权纠纷问题得到解决。
曾经,货权纠纷是钢贸领域的“堵点”问题,困扰着钢材贸易的有序进行,而北方恒达产业园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和协同,彻底解决了供应链金融货权不清晰、存在争议;货物质押过程无法监管,有货质押不住;一货多押本金无法收回等方面的痛点、堵点问题。
第四,园区智能系统让操作更透明,让腐败、违规行为无所遁形。
在传统的仓储、物流模式中,由于人为因素的介入,往往存在着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输送现象,而北方恒达产业园的无人仓模式,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完全消除了这些弊端。在无人仓中,货物的入库、存储、出库等环节全部由系统自主完成,无需人工干预,从而避免了腐败和违规行为的出现。公正、透明的操作方式让货主和下游客户更加放心满意。
3.精益求精,实现钢铁供应链强链、延链、补链
除了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北方恒达还不断在供应链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北方恒达主动向供应链下游延伸,以优秀的加工能力更好地服务客户。
北方恒达产业园目前自有加工产线四条,入驻企业加工产线三条,年加工能力在30万吨以上,可进行热轧冷轧产品的横切和纵剪加工。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在东北地区名列前茅。部分船板产品还获得了中国船级社的认证。
第二,北方恒达主动强化供应链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赵志东介绍,为了秉承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在园区建设上北方恒达采用了多种节能环保技术,包括屋顶节能导光管、太阳能洗浴辅助加热、太阳能路灯照明、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电站等。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预计运营25年后可实现发电980万度,平均每年39.2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41吨,减排碳粉尘106吨,减排二氧化碳390吨,减排二氧化硫11.76吨,减排氮氧化物5.88吨。
此外园区还建有重卡充电桩、光储一体化重卡充换电站,并大量应用新能源重卡、电动叉车、电动平移车等新能源运输装备。据赵志东介绍,新能源重卡充电最多只需要一个小时,换电平均只要五分钟,既方便又环保。
高质量的供应链管理和建设,不仅让北方恒达产业园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钢铁供应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2023年整个产业园区为本溪当地财政创造了2000万元的税收贡献。
展望未来,赵志东说:“经过几年的实践,公司在2024年提出恒达产业园要突出主业,即依托产业园项目,实现钢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打通集团公司产品由制造、运输、仓储、加工配送至金融服务整个链条,并且要创新一体化销售模式,创建现代供应链体系,打造钢铁消费生态圈,形成开放式平台型经济盈利模式。现在有许多同行希望能够复制我们的成功经验,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的不断探索,总结更多有益的经验,推动我国整个钢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进步。”(文章为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15901351098)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