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10分钟!央视深度报道智慧沙钢

继1月22日晚央视财经频道

《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播发

《沙钢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智慧钢铁“新高地”》;

4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

聚焦沙钢超薄带设备更新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后,

5月9日晚,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

再次聚焦沙钢,

以近10分钟时长

深度报道沙钢数智发展实践,

透视新时代背景下

钢铁行业转型突围之道,

折射出我国制造业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强劲势头和澎湃活力!

1.png

央视记者深入沙钢铁前管控中心、长江码头、超薄带车间、冷轧生产车间等地,实地感受火热的钢铁生产,并与沙钢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交流,以大量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用镜头描绘了“一日千里”的智慧沙钢高质量发展图景。

当钢铁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双向奔赴,

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沙钢“数智蝶变”有哪些特别之处?

让我们跟随央视记者的镜头

感受沙钢智能制造的魅力!

集中管控,构建企业智慧大脑

3.png

在沙钢铁前管控中心,一个“超级大脑”正在掌控全局。巨大的显示屏囊括了2300多个视频监控点位和近30000个数据点位,实时展示着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仿佛将整个钢铁生产浓缩在了一方屏幕之中。大屏数据更迭、画面更新,将炼铁、烧结等过程尽收眼底,职工远程操控,整齐划一,协同高效,书写着新时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动篇章。

AI大模型,训练经验丰富“专家”

4.png

AI大模型引发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当废钢定级遇上AI大模型,“智”造沙钢再次“出圈”。

废钢铁是现代钢铁工业主要而不可缺少的铁素原料,也是唯一可以大量替代铁矿石的原料。为确保废钢铁的科学化采购、加工、判级,沙钢创新实施了废钢智能定级,运用摄像头多角度采集废钢图像,并结合算力和盘古大模型,对废钢进行识别、定级,无需人工参与,仅用4秒钟,便完成整车定级。

数字孪生,实时仿真生产状态

5.png

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技术,让钢铁生产变得更加智能。冷轧生产车间运用大模型和物联网技术,将整条生产线三维数字模型“毫厘毕现”地呈现在大屏上,每台设备运行状态、每个生产过程都能随时查看。这个和真实产线一模一样的虚拟“双胞胎”正是沙钢打造的“3D数字孪生系统”。

高端“智”造,构筑技术领先优势

6.png

以更快、更轻、更薄、更高强、更环保、更智能赢得发展胜势,沙钢超薄带的生产实践,诠释着创新的力量。

在超薄带生产车间,整条生产线只有50米,相当于传统产线的十六分之一,1600多度的钢水只需要0.1秒便可以制成0.7-1.9毫米的钢板。产线缩短、加工时间变少,带来了能耗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

从一线生产到管理服务,

数字驱动,智能技术赋能,

让沙钢在奔涌向前的数智大潮中

攒足了底气和信心,

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

更多机遇、更高成长空间和更强竞争实力。

 7.png

“未来2-3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数智化投入力度,预计将投入超10亿元,实现各业务、总(控)台的数字化以及各产线的智能化。”沙钢集团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副总裁兼总工程师、沙钢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慧表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