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首页>标准化工作>政策法规>详情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解读 | 典型示范引领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积极稳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指出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改革开放政策”,充分激发地方和市场主体活力,为此,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这项关键工作。

一、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意义重大

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构成的多层次有机整体。相对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发展而言,现阶段要素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与程度尚待进一步拓展,为此有必要通过先行先试积累更多成功经验和实践路径。《方案》及时总结提炼各地方正在推进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验,引导和鼓励各地方根据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加快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将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为广大中小微企业释放更多要素资源与市场发展空间。

我国经济正在转向要素集约型和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亟待创新与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减少政府对关键要素市场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培育和激发国内市场潜力,就要聚焦制约要素资源循环的卡点和痛点,着力破除阻碍关键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最大程度提升生产要素的供给潜力与配置效能,这在当前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方案》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正是主动优化要素供给结构和提升要素供给质量的关键举措,能够不断拓展和增强我国在全球范围吸引配置优质要素资源的能力与水平,通过各地开展针对性的试点示范工作,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全面增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从而实现内外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二、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方案》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从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推动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授权事项和支持探索的试点内容。针对要素流动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要素集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地方改革探索空间有限、各要素协同组合配置不够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改革举措,突出上下联动、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突出系统集成、实现由“局部突破”到“系统深化”转变,突出制度建设,重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打造典型示范引领。

《方案》兼顾共性和个性,针对不同要素提出不同的改革着力点。各要素领域市场化改革侧重点不同,土地要素关键要提升配置效率,劳动力要素侧重于合理畅通有序流动,资本要素重在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技术要素关键是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侧重点是探索建立流通规则,资源环境市场化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交易机制,上述侧重点共同构成了这次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有机整体。

三、加强央地联合,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改革试点探索

《方案》提出,围绕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选择改革需求迫切、改革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部署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对于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效落地而言,提升相关配套体制机制建设的系统性尤为关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指导试点地区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既能突出地方改革诉求和自主权,又能体现综合改革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方案》体现了整体推进意识和改革全局观念,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推动形成部门高效联动、央地有效协调的工作实施机制。在落地实施过程中,既要解决共性问题,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和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地方,从改革全局出发,着力提高改革方案落地实施的精准度和合理有效性。

四、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保障综合改革试点高效有序推进

《方案》落地实施需要一整套配套制度进行保障,包括强化法治保障,落实地方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的主体责任,建立部际协调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对改革过程的跟踪和效果评价,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等。在这一整套制度中,实施清单化批量授权,是《方案》的突出特色和亮点,有利于系统集成各项改革举措,推动各要素领域改革试点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

展望未来,有关部门将按照《方案》制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督促相关符合条件的试点地区尽快上报试点实施方案和授权事项清单,对于落实改革任务过程中发现的改革堵点追根寻源,明确责任主体,限时推进落实,同时加强综合改革试点成效的监测和定期评估,确保试点工作和保障措施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