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首页>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动态>详情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陈自力: 推进标准数字化研究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加强标准化理论和应用研究,构建以国家级综合标准化研究机构为龙头,行业、区域和地方标准化研究机构为骨干的标准化科技体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一系列任务。2023年,“十四五”规划步入中期,《纲要》进入深度实施阶段。各地标准化研究院在科研计划中列为首位的课题是什么?它们将对标准化科技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推动作用?为此,《中国标准化》杂志将陆续采访各地方标准化研究院负责人。本期采访对象为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陈自力。

《中国标准化》:您对《纲要》中提出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如何理解?其对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有哪些影响?

陈自力:伴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标准在全球创新版图和产业布局深度调整中成为关键要素;标准化在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化机构普遍制定了标准化战略规划,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强化标准化在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贸易往来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习近平主席专门指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标准化工作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作为重点任务的第一部分,足以反映标准在创新中的重要程度。当前,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标准化工作已嵌入科技研发全过程,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一)标准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输出。标准化始终与科技创新紧密互动、互为支撑。标准的制定、实施过程,就是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各类科技成果总结凝炼的过程,科技创新的成果通过标准这一公共形式快速进入市场并形成产业化。当前,在科研项目需求设计和成果转化中,标准产出已成为重要的指标考量,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成果输出的重要载体和形态。

(二)标准研究要紧密围绕科技创新。标准作为科学、技术和经验等创新成果的产物,是科技创新各项活动的重要支撑,标准的好坏和承载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标准研究应当要紧密围绕科技创新,并支撑、促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本质上就是对技术话语权、市场份额的争夺。是否能主导标准制定,意味着是否能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三)标准化要融入创新活动过程。将标准化理论和方法应用在企业生产运营、工作机制、管理创新等各项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标准处理创新投入、风险控制、质量评价、绩效评估等日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难题,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效手段和平台。标准的制定实施一方面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短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学技术在整个行业和产业中的推广,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的秩序,实现竞争企业双方以更快的速度优胜劣汰,有效地降低创新成本、明晰创新方向、提升创新速度。

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预测标准化的作用方式和对象必将发生重大变化,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将进一步前置和放大,标准作为新兴技术的底层架构将更多地与技术研发同步进行,并进一步引领创新成功的实现。过去我们经常讨论标准和专利之间的关系,但是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中我们不可回避地要去解决甚至要运用好标准必要专利。《纲要》的实施,对标准化工作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重要的机遇,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将全面互融互促,两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将会建立,以创新为推动的中国标准化将在前沿领域参与更多国际规则制定,以标准化为支撑的中国科技创新也将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浓墨重彩的部分。

《中国标准化》:贵单位如何组织开展2023年科研课题任务,请具体介绍目标、计划、内容。

陈自力:《纲要》实施后,浙江制定实施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将加快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共同富裕、生态文明和数字化改革等领域打造一批标准化创新成果。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一直以创新为第一发展要素,始终坚持将标准科研与党委政府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深度融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数字经济、共同富裕、数字标准、国际化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023年,我院将依托重点科研课题选题机制,设立数字标准、双碳、共同富裕、标准国际化等科研项目立项和推进计划,结合我院在研的APEC抗疫基金项目《分享和分析数字技术应对疫情防控的良好实践和优秀标准》、国际标准ISO/IEC/IEEE 24748-9《系统和软件工程 生存周期管理 第9部分:系统和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在疫情防控系统中的应用》和《欧美照明产业绿色壁垒研究与应用》《检验机构智慧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作用》《面向制造业质量变革的数字化仿真关键标准研究及示范应用》等科研项目,形成标准数字化技术路径和实现形式研究、绿色低碳生活标准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共同富裕标准体系研究与示范应用等重点研究课题,分2到3年时间,形成具有国际和全国先进性的研究成果。

《中国标准化》:在2023年的科研课题任务里,列为首位的研究课题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自力:(一)研究重点。2023年,将重点开展标准数字化研究。伴随着数字技术深入推进,全球化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标准的形式、内容和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标准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是标准化领域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标准数字化势必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希望发挥和放大“标准数字化+”的杠杆作用,以标准数字化赋能和提升共同富裕、双碳、国际化等重点领域研究层次和水平。

(二)研究重要性。2021年ISO发布的《ISO战略2030》提出数字技术是变革的驱动因素之一,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和传统技术的融合正在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同时对于组织来说数字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生产率,创新竞争优势。同年我国发布《纲要》,提出要“发展机器可读标准、开源标准,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从国家层面对标准本身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标准赋能数字经济,支撑数字社会提出了明确期望。

标准数字化是智能制造创新的关键基础,是智能制造系统互联互通的必要条件。目前国内外各领域都在开展标准数字化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而我国研究和实践进展与国际存在较大差距。依据ISO/IEC对标准机器可读程度0~4级的分级,部分国际标准及发达国家标准已达到2级水平,其中部分领域已达到3~4级水平。而我国现阶段主要为0~1级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浙江作为数字化改革先行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在标准数字化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政策环境,为标准数字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和广阔的应用空间。2021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348.27亿元,同比增长13.3%,占GDP比重11.4%,并保持增长态势。我院作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市场监管数字化研究与应用)建设承担单位,正积极申请筹建机器可读语言领域分标技委,先后承担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数字标准结构化解析等数字标准相关项目研究攻关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通过标准数字化研究形成成果,在共同富裕、双碳、标准国际化、“品字标”品牌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应用案例,可以为全国标准数字化改革贡献“浙江方案”。

《中国标准化》:对于首要研究课题,计划如何开展实施(合作机构、专家资源、推进计划、阶段性研究目标)

陈自力:标准数字化研究课题作为我院重点研究攻关课题,将举全院之力,集聚高层次研究人员,保障经费投入,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课题拟研究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TU)、欧洲标准化组织(CEN/CENELEC),以及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区域或国家的标准数字化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广泛调研浙江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需要,结合浙江省标准数字化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推动浙江省标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建立和完善标准数字化领域标准体系,形成机器可读、标准解析、指标比对等数字标准产品,并融合共同富裕、低碳等重点方向形成应用产品,高质量推进标准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联合国内相关研究试点单位,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等单位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全国语言与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器可读语言分技术委员会等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计量大学、之江实验室等科研院所,以及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等有关企业共同开展研究,汇聚产、学、研各领域专家、学者,保障课题研究水平和应用成效。

课题主要分3个阶段来推进,第一个阶段是标准数字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了解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等,了解浙江标准数字化的需求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调研现有标准,研制标准体系框架,进而明确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为了确定标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为开展相关研究、开发、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第二阶段是标准数字化技术路径和实现形式研究。这个阶段我们要深入研究标准数字化的基础原理与方法、内容语义化实现技术、标准到知识图谱的转化技术,以及标准数字化数据集建设技术等,梳理这些技术还存在哪些短板、解决这些短板的突破口在哪里,然后进行逐一突破,并通过制定系列标准来实现有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第三阶段是标准数字化产业应用研究。这个阶段我们会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对标准数字化的需求,在行业专家、信息技术专家、标准化专家、研发工程师、标准用户等各类人员相互协作下,对一般通用技术、模型、方法进行进一步个性化改造和适配,将标准数字化技术和共同富裕、低碳等重点需求进行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产品,把这个课题的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中。

《中国标准化》:首要研究课题预估会收获哪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对本地乃至全国产生哪些重要影响,在本课题基础上,将开展哪些方面的持续性研究和扩展?

陈自力:本课题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标准数字化”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在对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欧洲、美国、德国等做法和实践分析总结提炼基础上,结合浙江标准数字化现状和需求,研究、统筹推进标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理论、技术路径、实现形式和产业应用,以标准构建数字规则,更好地支撑数字化改革各项事业,填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空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可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形成的系列标准可以促进机器可读标准与应用领域深度融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同时,标准数字化技术的实现将使标准化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协同和智能,同时也将对各技术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将对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规范作用。通过制定系列标准数字化标准,可以为我国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供重要技术标准规范,对于提升我国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在全球标准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中实现并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