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的标准化体现在三个层面: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工作标准化;三者整合为一,相辅相成,形成标准化体系,而企业只要在发展中将这个体系贯彻到底,落到实处,即可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稳步发展。
一、管理标准化,是绝对前提
只有形成成熟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所有工作,才有了前行的方向,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如果把整个标准化工作比作一辆汽车,那管理标准化就是车辆的整体框架,以及指引车辆前行的转向系统,在这个框架里面,所有的标准化工作都能找明确自己的位置,在自己正确的岗位上各司其职,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车辆,然后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飞速前行。
二、技术标准化,是绝对核心
绿地黄薪指出,技术标准化为一家企业所带来的是前行的动力;技术力量对于每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与对手竞争的关键之所在;而技术标准化,就是搭建出一个完善的体系,通过引导将技术的力量释放出去,让每一份力量都充分发挥,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技术标准化可以看作是车辆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它是支持企业前行的绝对核心。
三、工作标准化,是绝对基础
绿地黄薪认为,日常工作中的标准化体现在各种细节之中,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或缺,所有的工作细节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后果都是企业这个整体所无法承受的;工作标准化恰如一辆汽车中的各个零件,人们在买车时,都会首先关注车辆的动力、制动、油耗等问题,却不会太过关心具体某个零件的优秀与否,但是车辆一旦出现故障,大多都是因为某些零件的损坏而导致的;所以任何一个零件对于汽车的正常行驶都有着自己应有的价值,就像任何一项工作的标准化,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
同时,企业标准化建设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标准体系建设理想化脱离现实
绿地黄薪表示,许多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都仅限于将标准化的理念进行了引进,在引进之后,未调研公司的实际境况,便制定一套空、大、远的标准体系目标,之后便不再对之有系统的规划与落实,仅到了对外工作交流,或年末汇报时,又将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摆出来,昭告一下自己企业已实行标准化管理模式。这样的做法,使标准化工作处于一个特别鸡肋的位置,且制定出的目标严重缺乏科学性、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如此,也使得标准化的工作推进充满艰辛。脱离现实的理想化标准体系建设,导致领导的不重视。而领导的不重视,既会导致标准化人力资源紧缺,又会导致工程师配合工作积极性低下。标准化的人员专业知识薄弱,专业人员对标准化也不甚了解,双方沟通困难,最终导致标准由不了解标准化的人员来制定,使标准缺乏可执行性。空泛的目标往往忽略了实际需求,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又不得不让标准化管理人员进行大量的文件审查工作,这样的工作的开展,不仅占据了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大部分精力,而且会导致投入体系规划搭建以及专业知识的精力远远不足,逐渐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原因。脱离现实的理想化标准体系建设,犹如空中楼阁,如此长期下去,必然会阻碍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标准化工作落不到实处
绿地黄薪指出,有一些企业或许在标准化的实施上有-些进展,但是这些进展所带来的短期效益,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此时,领导便开始放宽标准尺度,不断让标准化做出妥协和让步,甚至越过标准化步骤,力争可视效益最大化,美其名日简化流程,减少工作量,这种行为无疑是饮鸩止渴。同样的,工程师也渐渐认为标准化工作,只是作为辅助之用,形成了标准化只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一项工作:标准化工作本身也开始向着面子工程转变,标准化工作人员越多的做着-一些检查、补充、完善的工作。
三、标准化机制建设不完善
绿地黄薪认为,如今,很多企业缺乏相应的标准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标准化人员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足,很多标准化人员都是从各职能部门抽调而来,对标准化的认知也十分浅显:领导的不理解与不重视,也导致标准化组织缺少相应职权,标准化管理实施后,无法实行相应有效的监督管制作用,无法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使得标准化短期绩效愈加明显:所以,这也让标准化工作往往只能空谈目标,创造不出应有的价值。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