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中金协向有关部门提交钢铁物流交通环节运行现状调研报告

4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输畅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在此之前,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及时在行业内进行调研,并于4月8日形成《钢铁物流交通环节运行现状调研报告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现摘要发布如下:

钢铁物流交通环节运行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

二月份以来,全国新冠肺炎呈多点爆发趋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钢铁行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在这一轮疫情集中爆发阶段也同样受到了波及,重点是交通物流环节。由于钢铁行业供应环节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呈现多链条叠加效应,造成行业部分区域原料供给不畅、资源外发受限、终端供应时效不确定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为此,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对部分会员企业进行了调研,对企业在交通物流环节的现状和问题报告如下:

一、钢铁行业交通物流运输现状

1、区域管控致资源外发受阻

近期,部分疫情高发城市采取了封城政策,以大宗原料供给为主的城市和所在港口均因区域城市管控导致资源外发存在阻力。目前,山西、山东等城市煤炭、矿石等大宗原料外发受阻,无法保证原料正常供给;同样,部分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比如东北、华东等地也均因区域管控,导致钢铁成材无法外发。

2、跨区域运输受阻致供应链链条供给不畅、运输成本上涨

钢铁供应链较长,覆盖范围较广,具有极强的跨区域运输特性。近期,在华东地区,跨区域运输受阻导致整个钢铁供应链条供给不畅,“一车难求”的现象极为普遍。据反馈,原料供给方面,运输过程中途经区域较多、历时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就会遇到各地管控政策不一、行程码带*、核酸报告失效、劝返等问题。这种情况导致正常运营的车辆和人员有限,原料供给无法保证时效。在资源外发过程和中转过程中也同样遇到此类问题,运输时效无法确定,部分城市存在一定的供需错配现象。与此同时,“一车难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运输成本上涨等系列问题也不断出现。以南通、盐城、苏州等地为例,物流运费普遍上涨10-30元/吨。

3、非中高风险区域短距运输基本供给正常

部分非中高风险的区域,比如华北地区,交通运输能够基本保证稳定流转,钢市运行整体稳定。

二、钢铁行业交通物流环节所面临的问题

综上分析,目前钢铁行业在物流环节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有:

1、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不一,跨区域运输时效无法保证:

2、区域管控导致人员出行受阻,运力不足;

3、运输成本上涨。一方面,疫情原因,物流运输时间另一方面,近期俄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致柴油价格大幅上涨,运输直接成本上升。

三、钢铁行业畅通交通物流的政策建议

疫情对钢铁行业物流运输环节的影响是短暂的,随着各地管控措施的放开,影响会逐渐减弱。但对由此暴露出的一些常态化共性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全国性的畅通物流的政策建议,打造全国物流一盘棋;

2、建议全国疫情防控行程码能够互认通用,避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现象再次出现;

3、积极推进公转铁。近年来多次出现的突发事件证明,铁路运输具有时效稳定、成本稳定的特点,对于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应积极推进铁路运输,做好供给保障

4、建立全国性的钢铁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联动机制,协同发展,随时掌握物流动态和车辆运输状态,做好快速响应准备,打造物流监管闭环,精准判定车辆运行轨迹,实现区域信息互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