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上海钢联公布的小样本小纸条螺纹钢产销存数据,本期即使因为清明节假期的影响,螺纹钢表观消费仍然呈现了小幅回升,螺纹钢表观消费回到了250万吨+,而在热卷产量大幅减量的情况下,螺纹钢产量实现了小幅回升,周四晚间的247家样板钢厂铁水产量如约回升至日均240万吨左右,泽铁咨询在2月份3月份反复层提及日均铁水产量有望越过240万吨,至242万吨~245万吨区间。本文今天基于当下的产业情况,在全球对等关税冲击下以及国内买单出口管制收紧等利空冲击下,对接下来二季度中四五六三个月的黑色产业基本面进行评估与消费韧性展望分析。分析的观点,思考问题的角度仅供大家参考。
一、从季节性规律上看螺纹钢的表观消费高峰一般出现在农历金三,大多在清明节后两周左右内。这主要是由于南方开始进入梅雨季节,虽然北方需求走弱,但南方因为梅雨季节,因为雨季的来临,而呈现消费走弱,但二季度共振爆发的时间节点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一两周内。今年的情况,与往年有着本质区别。首先从气象条件来看,目前南方降雨稀少,不少地方出现了河道水位下降,干旱加剧的情况,这说明今年的雨季大概率降雨强度同2024年比大幅走弱,故而螺纹钢南方区域市场的走弱或不及往年同期,从降雨的这一项来看,气象条件来看,不排除后续表观消费仍持续稳步回升的可能。其次从螺纹钢的直供情况来看,螺纹钢的表观消费数据虽然一直呈现环比改善,但是改善回升幅度并不是很强烈,这里面有较大的一个可能就是直供比例高,以及钢厂厂边库的原因,即真实的表观消费比实际的消费好。样本外的仓库库存下降情况并不在统计范畴。这可以从铁水产量一直处于回升之中与短流程电弧炉工厂的开工率同比产量同比中以及钢材生产企业长时间利润处于略微过得去的水平得到相关结论。这些都间接说明,虽然市场的投机度、活跃度大幅下降,但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销售压力并不大,走货情况较好。第三,我们仍然强调市场应该要注意到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下周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5年1-3月份的商品房销售数据,我们预计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总额,大概率出现同比归正、持平的局面,即使还有降幅,降幅或基本收窄至很低水平。房地产土地成交以及新开工面积应该会在二季度见到同比归正持平,这需要等到2025年7月份时观察1-6月份的数据来看。但是我们如果以环比的角度看,即以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的数据与2025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的话,环比逐步改善的迹象应该会很明显。因为我们从一些房地产领域的专业机构得到的一些样本城市的数据来看,土地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改善,新房的销售价格和销量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叠加2025年两会时政策层面重提加快城中村改造、推广实施货币化安置,随着中美贸易战2.0升级,相关的政策措施力度或将加码。大概率二季度就是房地产市场的自2021年7月份下行以来的底部区域,反弹多久,反弹多高暂未知,但如果结合接下来即将实施的鼓励生育补贴生育政策来看,大概率未来这种改善型,大户型的商品房将普受市场欢迎。为此我们持有乐观预期。对房地产新开工或将有积极意义。
二、国内地方政府财政状况随着专项债,特别国债等增额,资金状况大幅改善,基建新开工项目或持续增长,与2024年二季度以砸锅卖铁化解隐形债务有本质区别。或将支撑螺纹钢消费持续改善,同时对其他型材等钢构金属制品类用钢起到积极支撑。从基建的各类形式来看,螺纹钢消费只是其中一类,其他诸如钢结构(金属制品体育健身器材)、市政工程管道(消防、水利水务、煤气管道)等都或多或少的带来消费的增量。
且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对抗加剧,必然对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考虑到两会时,政策较为保守,普遍低于市场预期。部分政策没有亮出明牌,不排除接下来,相关政策开始升级加码。扩内需行动带动消费端改善。市场预期开始逐步回暖。事关收入、休假、育儿、医疗……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来了。在人民日报公众号里我们可以找到3月16日的这则新闻报道。事关收入、休假、育儿、医疗……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来了。
在第十六项: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工作。
在第五项: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文中列举了非常多的刺激和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扩大内需的动作已经展开,接下来就是如何取得积极效果。
三、制造业的韧性。虽然中美目前剧烈对抗,关税问题导致对美出口面临着巨大的下滑压力,但转口贸易或将成为市场的新方式。当前美国对部分没有采取报复行动的部分国家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在这90天内,美国市场确有需要的进口商,大可以通过第三国做转口贸易的形式,完美避开。只要不是全球都按照高关税措施实施,那就有转口贸易的漏洞可以解决。
当前中资企业的制造业竞争优势不仅仅体现在产业资本布局,供应链上,还体现在绝对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等。如国内很多行业,很多企业大规模的运用生产线自动智能化,机器人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明显降低。且产品的附加值增多,而低端产量主要是向东南亚等地区进行了转移。只要不要全面封禁,海外的生产基地也将能够为出口寻找到市场空间。
而与钢厂息息相关的下游制造业中,家电、汽车、造船、钢结构、五金金属制品、机电设备、工程机械、钢材延伸加工(制管、冷镀镀锌镀锡锌铝镁等)等几乎都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即使受到部分影响,影响也并没有市场想象中的大。对于高附加值的产业,我们牢牢掌握话语权。
制造业的韧性不仅仅体现在诸如技术优势、成本优势、生产效率优势等领域,还有不断地创新力、技术迭代。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作为支撑。而接下来的2025年扩内需战略,提振内需消费,则是这些重中之重。如果按照全国14亿人口计算,每人一年人均额外新增1000元至2000元的消费,大概就是1.4万亿至2.8万亿的消费增量,但如果解决了消费的后顾之忧,消费额外新增水平或不止2000元/人。因为一部手机现在大约都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中档)。
像农村的三轮车,如果国补扩围到此范围中,是不是会有大量的农机农用车辆等的更新报废呢?所以制造业的消费韧性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只要政策得到,其消费韧性就将非常强,就看政策的着力点如何能够提振居民消费的信心。鼓励城乡居民,城镇居民积极消费,加快家电设备、家用电器、家用车辆、农用机械机电设备等的更新换代。
讲各最简单的,如果农村养狗,都把狗用铁链系养,一副铁链按照2.5kg计算,在庞大的基数下,都是非常惊人的钢材消费量。
在生活中各种用钢场景是非常之多,关键是看政策如何撬动这些消费。
比如在农村地区,建设冷链物流仓储中心,这些都是需要钢结构和空调制冷设备的,都是离不开钢材的。
比如农村地区的阳光房、彩钢防晒屋顶等等,虽然看单户用量不大,但是基数,还是基数。只要基数够大,消费总量就非常大。
总结:当前的螺纹钢产量与表观消费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高炉铁水、短流程开工率的较好利润水平,与当下低库存格局,印证了基本面需求较为强劲的事实。看材的消费不仅仅只局限于螺纹钢热卷这两个品类,还有其他诸如中厚板、圆钢、钢坯,型材、带钢等诸多细分品种。看较高的日均铁水产量来看,从相对较好的利润水平来看,从短流程的开工率水平来看,消费并不是很差,只是基于宏观预期端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叠加庞大的产能规模,市场的预期很差,信心很弱。难以有较强的驱动,实现较大幅度的价格上行。要打破当前的这种僵局,一定要矛盾的积累加剧。如需求端出现更加超预期的表现,或者产量超常发挥,库存累积的非常快。否则价格在300块钱左右的范围内波动,震荡,上下两难。冷眼旁观,好过每日参与。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