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全国人大政策解读及对黑色商品的影响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政策重点


1、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2、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3、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度下降至2.3万亿元,地方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4、加大对地方“隐性债”的管控,持续保持“零容忍”的高压监管态势,对新增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

政策解读


1、化债力度空前:给各地地方债设置债务上限,一次性解决各地区尤其是地方存量隐性债水平较高地区的债务问题,促进其运用地方收入投入生产和建设当中。

2、利息“兜底”:预估每年可节约利息支出6000亿元左右。地方债务利息负担更低,周期更长,有利于各地将工作重点转移至经济建设上。

3、确保金融体系安全:化解因存量地方债规模庞大导致的“爆雷”潜在风险。

4、财政政策有望更给力: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估计财政赤字率会有所提升。

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总基调不会改变,只是力度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略作调整。

黑色系操作建议


在财政政策统筹发力之下,本次政策为地方政府减压的同时,对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而改善黑色商品的需求有较大促进作用。并随着政策的逐步实施,有望对黑色商品的需求提供更为长远的推动力。然而,政策本身并非直接刺激消费和需求,相比9月底央行的货币政策,本次政策更像是一剂“慢药”,故而在政策落实效应凸显之前,经营上仍然要以防范风险为主。

操作建议:待当下市场情绪释放完毕,建议客户顺应国家政策方向安排经营操作。同时注意把握操作节奏,善用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锁定利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