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欧美降息预期推升大宗商品市场 实体企业应如何应对?

美国知名金融机构高盛集团在当地时间24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欧美国家中央银行着手降息有助于提升工业和消费者需求,这一利好将推动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高盛在24日发布的研报中写道,随着借贷利率下行、制造业回暖和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原材料价格今年可能反弹15%。该份研报还预计,2024年标普GSCI大宗商品指数中除镍和锌外的能源和工业金属等特定行业的回报率可能达到20%。

该研报分析认为,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数据重振了人们对今年大宗商品周期性支撑的信心。高盛特别提及了欧美降息预期的影响,其表示,美国和欧洲计划今年6月开始降息,将进一步支撑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特别是铜、铝和成品油。

降息,简单来说,就是中央银行决定降低其基准利率的行为。这个基准利率,也被称为政策利率,是银行间借贷的利率,它影响着整个经济体系的利率水平。

降低利率是中央银行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增强市场流动性和鼓励投资与消费。当中央银行实施降息政策时,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随之下降,进而引导整个市场的资金使用成本降低。这种成本结构的调整对市场资金流向产生显著影响。那么,这些过剩的流动性主要流向了何处呢?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国家是热门之选。由于大部分大宗商品以美元为计价单位,并且从历史数据分析,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汇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图显示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前后,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国际原油以及金属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

图片

就降息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言,主要存在两个重要的传导阶段:

首先是价格上涨阶段,量化宽松政策会引发美元贬值,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

其次是国内传导阶段,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会通过生产渠道、消费渠道和其他渠道从而引发国内通胀水平的上升。


价格上涨阶段

首先,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美元仍然是主导性的定价和结算货币,美元面值的变动自然会影响到国际大宗商品的标价,美元面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会使得美元总体上呈现不断贬值的局面,并由此带来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其次,我们可以参考2008年11月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后,美联储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导致市场上流动性泛滥,由此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流资充斥,投机盛行,间接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上涨。


国内传导阶段

国际大宗商品主要包括能源、基本金属、有色金属和农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大宗商品的进口量的迅速增长,是国际市场上的原材料进口大国之一。因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引发国内通胀水平的上升,而其具体的传导渠道则包括生产渠道、消费渠道和其他渠道三方面。

01


生产渠道

首先,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美元仍然是主导性的定价和结算货币,美元面值的变动自然会影响到国际大宗商品的标价,美元面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会使得美元总体上呈现不断贬值的局面,并由此带来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其次,我们可以参考2008年11月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后,美联储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导致市场上流动性泛滥,由此导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流资充斥,投机盛行,间接助推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上涨。

02


消费渠道

一些国际大宗商品本身就具有最终产品的性质,可用于直接销售,如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这些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会直接引发国内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并最终引发通胀水平的上升。

03


其他渠道

一方面,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时,国内同类商品的价格往往也会跟风涨价,二者的价格不会相差太多,否则便会引发套利交易。

另一方面,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胀水平上涨之后,国内工人的工资待遇往往也会被迫提高,而这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从而引发进一步的通货膨胀,这有可能导致螺旋式通货膨胀。


大宗商品企业应树立“风险中性”意识,时刻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以便及时捕捉市场趋势。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合规地规避商品价格、汇率等风险,从而确保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通过这样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可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