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为何国内钢厂对巴登趋之若鹜?附德国巴登钢厂的十大启示

德国巴登钢厂十大启示


 德
德国巴登钢厂建于1968年,位于德国西北部莱茵河畔与法国交界的巴登州科尔市,工厂建在德法边境的莱茵河中的小岛上,占地面积133000m2(32.8公顷)。整个厂区紧凑狭长,从废钢场,炼钢车间,两条轧钢生产线到成品库码头,总长不过1千米。现有职工760人。
其主体装备均为20世纪60年代水平,电炉原设计能力为20万吨/年,高线轧机原设计能力35万吨/年,但经过大规模的持续不断地改造,而且没有大投入,创造出奇迹般的高效。现为2台80吨超高功率电弧炉、2台80吨LF精炼炉、2台5流连铸机、1条棒材生产线和2条线材生产线(双线高线)。轧钢车间加热炉热装14m定尺铸坯,一台棒材轧机与一台高速线材轧机,成品为Φ6~32mm钢筋为5.5~14mm盘圆。依靠上述设备年产钢、钢材约200万吨。其生产的约60多万吨棒材和120多万吨线材除全部进行深加工(生产焊网和支架)外,还外购线材用于深加工,在各地拥有11条线材深加工生产线。巴登钢厂由于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效益高、成本低、环保技术领先,成为欧洲最优秀的短流程建筑钢材生产企业,占有欧洲50%的建材市场份额,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市场独树一帜,闻名世界。

巴登钢厂的特点

01

人 员 精

全厂仅760名员工,其中:高层管理人员仅1人;秘书2人;炼钢厂(从原料场到连铸)300人;轧钢厂(线材和棒材等二条生产线)203人;维修人员(机械、电气和环保工程)140.5人;管理后勤人员(安全、财务、人事、质保和发货)113.5人。

02

效 率 高

日产钢65~70炉,冶炼时间40分钟/炉,人均产钢量2435吨/年。

03

物 流 顺

厂区面积仅13万平米,从原料场——炼钢——轧钢——成品——渣场,全部在这13万平米的土地上运行。从废钢开始装入料篮,到轧成线材进入仓库仅用221分钟。

 

    工厂的炼钢技术,包括电极调节技术在内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辅助能源利用技术、工厂物流技术、钢铁环保技术都是全球一流的。巴登钢厂以现代工业技术和科学管理完美结合,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升华、实用技术的高效应用、精细严密的标准化管理创造了世界钢铁高效生产的奇迹,创造了钢铁产业和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奇迹,成为世界知名的钢铁企业。

巴登钢厂“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标准化的作业管理、实用技术的持续改进为核心的理念体系,对我们有着更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



用先进实用工艺技术不间断与传统设备相嫁接,严谨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工艺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首先,我们应站在市场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理解德国巴登钢厂的先进性。因为就其主体装备而言,至今仍是20世纪60年代水平,这就很难理解它的先进性。然而,巴登钢厂的生产工艺技术及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独到管理思路,又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那么两者实现和谐的统一和完美的嫁接,就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装备的潜能,决定了它投入少,产出大、效益高。因此,也决定了巴登钢厂成为欧洲市场最具竞争实力及当今世界最优秀和最先进的建材生产厂家之一。

    其次,再以辩证观点来理解巴登钢厂技术改造和其发展变化的关系。巴登棒材厂1966年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10万吨,21年后产量仅达到15万吨。巴登线材厂(双线高线)1968年投产,设计能力年产25万吨,15年内年产量一直在30万吨左右。1985年巴登钢厂易主,深读马克思辩证唯物论的新老板,懂得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经济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因而,他极为重视先进工艺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现有设备和人员都发挥出最大潜能。他重视人才,鼓励职工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其管理和操作人员分批赴日本培训,对日本的管理和操作技术实行“拿来主义”,强化提升整体人员技术素质,逐步形成巴登独特的管理体制。同时,以发挥整体装备最大潜能为目标,注重改造、创效比,强调技术改造必须以挖掘现有装备最大潜能为前提,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用先进实用技术工艺不间断对其传统设备进行改造,其中切分轧制、无头轧制、低温和温控轧制、穿水和高精度轧制、热装热送等带有革命性的技术改造,给巴登钢厂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先进技术工艺与传统设备相嫁接。以1980~2000年巴登钢厂棒材生产线为例,其技术改造如下:

  1.1980年,将110方坯改为120方坯;
  2.1984年,对φ12~14mm规格实行两切分轧制;
  3.1986年,将120方坯改为125方坯;
  4.1987年,将往复式轧机改为全连续轧机;
  5.1988年,对φ16mm规格实行两切分轧制;
  6.1989年,实行4班3运转;
  7.1990年,对φ10mm规格实行四切分轧制;
  8.1991年,将加热炉能力由每小时80吨改为90吨;
  9.1992年,对φ12mm规格实行4切分轧制;
  10.1994年,产量突破40万吨;
  11.2001年,产量达61万吨。

其中,仅切分改造一项,就使巴登钢厂轧速达到9.8米/秒,2001年产量达到61万吨;其对线材生产线轧机改造也使产量自1985年开始逐年攀升,2001年达到125万吨。


 启示之二



改造以发挥核心设备潜能为目的,以提高整体装备综合能力为手段,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巴登钢厂以追求为用户提供满意商品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设备功能的齐备和生产线的先进。从以上20年十几次的改造不难看出,无一次大投资,却充分挖掘出整体装备综合生产能力。使该厂现有电炉炼钢厂、棒材厂和线材厂的设备利用率达到100%。其中,对轧速为9.8米/秒的棒材轧机进行多切分改造,特别是将3切分、4切分及更多切分在轧制小规格品种上的应用,最大限度满足加热炉每小时100吨的加热能力。2001年棒材产量达61万吨。
 
此外,该棒材厂还利用淬火温度与屈服强度之间存在的某种固定关系,将棒材穿水工艺技术在生产线上应用,使同一成分的钢种经穿水后屈服强度提高150~230MPa,在不增加合金情况下,生产出550MPa的螺纹钢筋。由于工艺技术上的革命,改变了单纯依靠增加合金来提高产品性能的传统做法,使产品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以低投入换来高产出。据巴登钢厂总裁尼克先生介绍,巴登钢厂在人和设备上的投资比为80%和20%,随着巴登钢厂年利润的逐年提高,目前职工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马克。


启示之三



深加工是挖掘产品更高附加值最有效办法;也是实现直销,逐步形成稳固销售渠道,建立与用户双赢互利纽带关系的最好办法。


巴登钢厂除其产品全部进行支架和焊网的深加工外,还外购40万吨线材用于深加工。其产品已不是棒材和线材,而全部是支架和焊网,并按建筑商的要求和时间直接运送到建筑工地。在增加自身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为建筑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员开支、获取更高利润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形成巴登钢厂稳固销售渠道和与建筑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惠互利的纽带关系。据巴登钢铁工程公司副总裁、中国部主管张武城博士介绍,巴登公司之所以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其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产品的深加工。

启示之四



将管理输出、咨询创效和技术装备输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管理输出、咨询服务的巴登钢铁工程公司。



巴登钢厂在创造独特生产工艺和科学管理体系之后,成立巴登钢铁工程公司,进行管理和技术工艺输出,在今后数年内他们的客户遍及中国和世界各地。其诊断咨询服务开价惊人,承诺充分发挥客户设备和人员潜能,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输出巴登公司切分、穿水、焊接(用于无头轧制)等技术和设备,实现“一招棋好,满盘棋活”的良性循环模式,真正体现企业一切活动都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启示之五



巴登人创造的是奇迹,而不是神话,上帝并没有伸出仁慈之手来关照巴登钢厂。



80年代初期巴登钢厂也因市场原因面临破产的危境,“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这句我们非常熟悉的国际歌歌词在巴登人身上得到了印证。在企业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不惜重金,派人去日本学习管理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重新确立管理新理念,逐步形成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奇迹。巴登人坚持不断超越的理念,从建厂时的40万吨,不断上升到百万吨以上,他们也曾经历过“水平到顶”的自我满足的困扰,95年开始,产量徘徊在140万吨左右,在打破到顶思想的阴影后,其产量又一路攀升到02年的185万吨。巴登人都是很普通的人,他们能创造的奇迹应该也能在我们手中创造出来。

启示之六



巴登人的进步是通过每个细节上的持续改进取得的,无数次细小的持续改进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巴登人的理念是永远向现状提问题。


他们从工程技术人员到操作工人都泡在现场千方百计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光电极调节几年内就改进14次。每改进一次都上一个台阶,就这样潜移默化地积累小渐变形成了大质变。而我们每天在重复同样的工作,总希望于以大项目大改造带来大变化而忽视每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巨大价值。


启示之七



无数个细节的成功保证了整体的优化。




巴登人十分注重细节的完美。每个人都力争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最好,他们的理念是我的成功就是下道工序伙伴的成功,就是整体的成功。他们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但同时大家又对整体成功充满激情,他们强调的是,炼钢工序必须完全没有来自上游工艺的任何问题。不同工序和不同工种之间的高度协同,使整个作业系统犹如一支演技高超、配合和谐的乐队,演奏出华美的乐章。


启示之八



人是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巴登的人才理念是企业由人和机器组成,必须持续对人投资才能使对机器的投资起到真正的作用。



人是公司最有潜力的资源,激励和培训是对人投资的最好形式,聪明的管理者设法使每一个员工变得更聪明。巴登人对外也引进一些人才,但他们主要是靠对自身员工进行不断地培养和训练来激发他们的潜能。在巴登一人多能是最普遍的现象,装料行车工可以开炉前操作台、开连铸机;钳工可以开车床或上炉台炼钢。15岁进厂的学徒工最后送到美国深造成为技术顶尖人物。然而我们一方面在说缺人,同时都在大量地浪费人。


启示之九



规范必须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而不是仅停留在纸面上,标准的执行应该是100%,而不是99.9%。



在巴登我们看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的精彩示范。在周二的定期检修日中,巴登采用立体作业,只见气焊工作业结束,迅速地把整个作业现场清理干净后离开又有钳工进场。气焊工在清理中并没有任何外人在场,他完全是按固有的习惯在行动。而我们大家都把“工完料尽场地清”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可又有多少人真正成为自觉行动了呢?我们也有规范和标准,但是我们在执行的时候往往会自打折扣,最后使标准的执行结果和理想状态差距甚远。


启示之十



理念、方法、行动三者要高度统一,理念是指导方法,决定行动的思想基础;方法和行动必须充分的体现理念。



从巴登的实践我们可以切实地感觉到,他们注重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化为机制和制度,转化为方法和规范,转化为每个员工的意识和习惯。巴登把管理理念印成十张明信片发给员工进行学习。在推行企业理念时,强调企业理念不容怀疑,不容抵制,不接受企业理念的人,只能选择离开企业。如“发挥团队精神”的理念,我们都很熟悉,可巴登却在工序、工种的零距离配合中,精彩演绎了团队精神的真谛。我们也有许多理念,有些理念并不落后,但差距在哪里呢?我们仅仅把理念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深入的研究如何科学地把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方法和行动,在具体实施的行动中,并没有切实地体现理念,理念成了时髦的装饰品。

      来源:泰科钢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