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中国的新一轮“基建时代”来临:“数字基建”

“数字基建”引领中国的新一轮“基建时代”


中国的新一轮“基建时代”来临了!不过,不是“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时代,而是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数字基建”时代!


席卷而来的全新“基建时代”,与“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时代有着本质不同,被赋予了的科技内涵。对应传统基建,我们不妨将其称为“数字基建”。如果从工业互联网的角度,将“数字基建”进行解析,包括各种核心工业软件、底层的实时数据库、工业物联网终端设备、边缘计算设备、工业物联网平台、工业人工智能应用…都是各个行业都会用到的数字化共性基础设施。


在疫情肆虐背景下,中央将工业互联网与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并列,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对工业互联网的重视,以及工业互联网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

这些新的“数字基建”,起到的作用也像高速公路一样,通过打通和加速整个体系中数字的流动和价值,带动相关产业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有待继续优化,很多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基建”,有利于让资本加速进入到实体经济中,让金融更有效的反哺产业经济。很明显,中国的新一轮基建建设,突破了传统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基建模式,赋予了新的科技内涵,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转折,也符合了当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这轮基建以5G、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为鲜明特色,我们不妨称之为“数字基建”。


“数字基建”是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基础是5G技术,5G是物联网、人工智能、万物互联、工业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基础,以华为等科技企业为代表,中国在5G领域占据了全球科技之巅,这是中国的优势新兴产业,所以大力推动5G商用,符合中国的科技特色,具有扎实的科技基础。中国在目前阶段大力发展“数字基建”,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


第一,从外部环境来说,中国在芯片、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科技领域离全球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外围的形势不容乐观,以市场换技术的老路,实践已经证明越来越走不通。少数发达国家不断给中国“使绊子”、“卡脖子”,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成为中国科技行业的时代最强音,中国的科技企业不能停留于仅仅生产低端的零部件,成为“世界工厂”,而应该不断提高科技成色和附加值,占领关键技术的制高点、抢占核心技术话语权。大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体现为科技竞争,发展高科技,中国刻不容缓!


第二,从内部环境来说,中国现有经济结构亟待优化,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途径和方式,就是加大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比例,让中国的科技企业成长壮大,一批批的科技企业脱颖而出,在各个科技细分领域迎头赶上,这是新一轮世界经济竞争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客观要求。


第三,历史经验表明,每一轮大的疫情,都会催生新的经济业态。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倒逼中国经济加速转换发展模式,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比如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城市智能化、信息化和网格化管理,医疗的信息化。疫情结束之后,政府会在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防患于未然。这将给相关行业和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给A股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第四,毋庸讳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如何尽快挽回损失、刺激经济反弹,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以往“铁公基”和刺激房地产的老路,只会让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模式越陷越深,而且还会延缓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丧失重大历史机遇。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释放的巨大流动性,还会大部分流到房地产市场和各种虚拟市场,资金空转愈演愈烈,社会资源严重浪费。而通过“数字基建”,大力发展5G、汽车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会让资金真正进入到实体经济,让金融资本反哺产业经济。


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数字基建”是真正的产业新生态,“数字基建”搭建好了,“数字中国”的建设才具备坚实基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就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动力。与传统基建重资产的模式相比,“数字基建”是更多是轻资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同时也还要看到,“数字基建”大多与老百姓的生活和民生幸福息息相关,比如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就可以节约不少不必要的支出,更便捷的交通、更快捷的行政服务、更高效的教育……科技与生活越来越水乳交融,如新的智能手机和华为的核心技术,会带来国产高科技手机消费大大提升,这其实也是消费,“数字基建”和消费的互相嵌入、互为促进,也符合中央提出“消费回补”的政策导向。


“数字基建”构筑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


第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万物互联、人机智联的数字时代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融合发展、广泛渗透,数字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成为21世纪的“黄金”、“石油”,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成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新动能。


过去,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年代,生产要素主要是在“路”上流动,包括铁路、公路、航路、水路等,人们俗称“铁公机”;未来,生产要素将主要在“网”上流动,包括互联网、物联网。过去,我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现在,可以说, “要做强,先上网”。 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海量的数据、海量的资源集聚在一起,无数的智能机器和智慧大脑在网络平台上持续互动,相互交流,彼此作用,拓宽了发展的空间,创造了无限的商机,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新基建以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为导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是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数字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新基建的建设内容,重点包括5G、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关键核心硬件、基础应用软件、开源开放平台重大科研设施等。还有就是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
新基建的典型特征,相较于传统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五点:


一是技术迭代。技术不断创新,标准不断提升,衍生出新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持续快速迭代升级的趋势。二是软硬兼备。既有基础硬件,如集成电路,又有基础软件,如操作系统,硬件与软件完美的连接代表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三是协同融合。新技术推动现代通信网络集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于一体,更加具有协同性、融合性。四是价值赋能。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根本区别在于,新基建可以对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等垂直行业赋予更多、更大的发展动能、势能,产生明显的催化、倍增和叠加效应,其渗透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五是投资多元。传统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修路、架桥、发电、治水等,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而新基建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及新产品紧密联系,直接作用于、服务于制造业等垂直行业,市场化运作程度高,投资主体、投资模式是多元的,是以市场、企业为主体。

第三,新基建的应用场景,现在已有一定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随着5G技术的商用、新基建的加速推进,网络应用的热潮将从2C转向2B,从消费互联转向工业互联网,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应用价值会越来越高。我这里列举了十个方面: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物流、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从无人工厂到车联网、自动驾驶,从金融科技、生物支付到远程诊断、手术,从智能门锁到智能音箱,特别是智能农业将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追溯,以满足、保障人们对食品品质的需求。应用场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将吸引更多的有效投资,激发更多的经济活力,释放更多的消费需求。

第四,新基建面临的技术短板是发展的软肋,也是攻关的重点

我们通常讲的“核高基”,就是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还有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新型显示器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对外依存度高,严重依赖进口。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金额达到2.05万亿,比进口石油金额1.58万亿还要多。全球传感器有2万多种,我们只有6000多种。这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最大软肋。

第五,新基建前期投入大,应用场景待开发,需要政策工具支持,创新融资模式

与4G基站相比,5G基站的密度要大、投资要多、功耗要高,现阶段应加强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支持。比如财政的专项债,地方政府债券,过去主要是投入到基础设施,现在应该把新基建作为重中之重;国家开发银行过去90%左右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现在更要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发放中长期贷款,加大对新基建的支撑力度;产业政策上,要对新基建提供用地、用电及税收优惠;科技政策上,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补齐新基建的短板。



--END--

声明:此文转载或改编于网络,由《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公众号整理分享给大家,仅供学习使用,不得用于商用。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cpsiii@qq.com)删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