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最近发布了一份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新技术报告《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逐步走向深水区》,如下: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 年达 1.55 万亿,2025 年预计达 1.76 万亿且未来 5 年增速约 14%。需求端核心需求集中于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转型呈现理性与聚焦特点,地域特色明显,评优和招标市场需求有别,同时重视安全防护。供给端产品走向体系化、解决方案一体化,大模型应用探索深入。行业格局未定,离散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潜力大,垂直行业攻坚和信创/国产替代领域有发展机会,大模型长期或改变市场竞争格局,企业应重视数据内化构建认知壁垒。
笔者注:数据内化是指企业将自身内部数据(如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管理决策等)和外部数据(如市场、供应链、用户行为等)转化为显性知识,再转化为隐性知识,形成自己的行业认知。认知壁垒就是企业通过这种内化过程,积累独特的行业知识和经验,让竞争对手难以复制,从而建立优势。
1)数据内化: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链条
数据→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数据:企业自身积累的生产数据(如设备运行数据、质量检测数据)和外部数据(如行业标准、供应链数据等)。
显性知识:通过数据清洗、分析形成可结构化的规则、模型(如排产算法、质量检测指标)。
隐性知识:将显性知识与业务经验结合,形成难以复制的行业认知(如特定工艺的优化策略、客户需求的深层洞察)。
2)认知壁垒:企业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行业know-how
决策模型优势
3)大模型时代必须“数据内化”的理由
大模型依赖高质量行业数据
避免“数据开放”陷阱
4)DeepSeek大模型竞争的本质是“数据认知”的竞争
大模型加速数据价值分层
构建认知壁垒是应对大模型冲击的“防御盾”
5)对企业行动的建议
数据层面
认知层面
应用层面
大模型需要高质量数据才能有效,而数据内化是企业利用数据构建自身优势的过程。即使数据开放,企业也需要将数据转化为自身的认知,才能在大模型时代保持竞争力。比如,文档提到数据开放和流通是趋势,但关键是企业能否将数据内化为知识,形成壁垒,否则可能在竞争中落后。
讲清楚了数据内化和构建认知壁垒,下面我详细介绍此技术报告的主要内容:
制造业地位与企业特点
地域特色与政策
评优与招标需求
安全需求
企业转型现状
紧迫转型场景与技术应用
供应商选择与顾虑
未来投入与大模型态度
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
产业链与产品服务
市场特征
软通动力
天融信
易趋
未来机会
大模型影响
数据策略
市场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2024 年达到 1.55 万亿,2025 年预计达到 1.76 万亿,并将在未来 5 年维持 14% 左右的增速稳步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国家在多个重要节点有明确目标促使企业转型;技术进步,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大模型带来新活力;市场需求,企业为满足上下游协同要求和发挥数据资产价值而主动转型。
主要需求场景集中在生产制造管理和供应链相关方面。特点包括地域特色明显,广东等省份既是制造业大省也是转型积极省份;评优侧更关注生产制造相关环节的落地操作,招标侧则由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导,通过诊断定位企业痛点并给出改造建议;同时,设备、工控和数据安全防护需求迫切。
目前大模型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处于探索阶段,主要聚焦在辅助代码生成、知识问答、工艺设计 / 优化等方面,通过智能体、大模型联合、大模型与产品结合等方式探索落地。短期来看,大模型对市场竞争格局影响不大,但长期当它能在企业运转核心环节发挥实质性作用时,可能会加速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1)数字化进程与市场反应的时滞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冰山上层"(生产流程自动化、设备联网等)已初步完成,但"冰山下层"(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产业协同)的数字化重构尚未突破临界点。当前市场格局的稳定性源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尚未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头部企业仍处于能力储备期。
2)价值创造路径的演变:从"效率提升1.0"向"价值重构2.0"过渡阶段。目前多数企业停留在降本增效的基础层,而真正能改变市场格局的智能决策、生态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创新模式尚在孕育中。
3)离散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业(如半导体、精密仪器)具备高价值密度、工艺复杂性强、产品迭代快等特征,数字化转型的边际效益更高。建议企业建立"工艺知识图谱+数字孪生"的复合能力,重点突破研发周期压缩(从24个月到18个月)和良品率提升(85%→93%)等核心指标。
4)垂直行业攻坚需构建"三专能力":专属解决方案(如汽车行业的MES+QMS融合系统)、专业实施团队(行业know-how工程师占比>40%)、专项服务网络(区域服务半径<50公里)。
5)国产替代窗口期约3-5年,企业应建立"替代可行性评估模型",重点突破进口依赖度>60%、国产化率<30%的细分领域(如高端PLC、工业仿真软件)。
6)大模型应用实施路线图:
7)当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处在从"工具革命"向"决策革命"跃迁的关键期。企业需要建立"战略耐心"与"战术敏捷"相结合的转型节奏,重点把握2025-2028年的战略窗口期,通过"垂直深耕+智能增强"的双轮驱动,在重构产业价值链的过程中获取超额收益。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钢链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