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包钢东大:数字化转型引领冶金企业设备管理创新实践

在数字化转型潮流的推动下,冶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包钢集团作为中国冶金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围绕《包钢(集团)公司数字化、智能化三年执行规划》,致力于推动管理现代化与智能化。本文将深入探讨包钢东大在设备管理智能化领域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及其实践经验。

一、成果提出的背景

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包钢集团以提升效能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依托新型能力与流程化管理进行综合集成,旨在融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党建引领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及绿色化发展,更加突显了冶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包钢集团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钢铁行业,数字化任何细节都可能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包钢(集团)公司的原料生产基地,巴润分公司立足矿山数据整合基础,探索设备智能化管理,从而寻求管理创新与高效运作的新路径。

二、成果内涵

  1. 特色与创新点

技术开发创新:通过物联网技术,包钢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强大功能的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对设备或设备组群的实时监控,自动推送告警信息,并准确定位故障点,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应用二维码技术,制作设备“名片”,将设备基础信息以二维码形式录入系统,实现可视化设备的智能管理。

实践流程创新:设备实时在线监测成为创新的重中之重。巴润分公司通过在设备上安装测温、测震等监测装置,构建了实时在线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设备状态。智能点检技术的运用,使监测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并进行整合分析,形成设备“健康档案”。

管理理念创新:包钢强化全员全系统的管理理念,促进员工参与设备管理,并提升设备管理的水平。此外,针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也得到了深化,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创新理论依据

本次创新的基础是物联网技术、运维管理、IT服务管理(ITSM)、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培训管理理论的结合。这些理论为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创新成果的实施

  1. 加强设备管理系统建设,技术创新推动数智化转型

设备管理系统的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全系统管理平台,提升了公司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实时分析能力。通过将设备管理系统分为基础管理、维检修管理和长寿化管理等模块,形成了高效的管理体系。

同时,设备二维码“名片”的应用,使得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实时更新,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

  1. 突破智慧运维管理瓶颈,实践应用落实数智化转型

包钢集团引入在线监测技术,使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成为可能。通过远程监控与操控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也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通过构建设备“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获取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了设备故障的风险。

  1. 构筑管理理念创新体系

包钢集团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员工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设备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进而强化管理理念。这种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提升了整体设备管理水平,为设备的长期运维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成果的实施效果

  1. 推进数智化转型,提升设备管理高效率

经过一年实践,包钢的设备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成为现实,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的及时性。

  1. 聚焦强预防意识,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

以“主动预防”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意识逐步巩固,设备故障率大幅降低。及时的预警和干预措施,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了故障发生。

  1. 促进人性化发展,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包钢集团在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探索中,逐步实现了机器换人,解放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包钢东大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设备管理智能化创新,不仅推动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也为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案例。在数字经济日益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下,这一成果将进一步影响未来冶金生产管理的发展方向,助力包钢集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包钢集团能够引领行业继续向前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辉煌成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