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人才作为连接科技与创新的关键要素,既是创新的发起者,也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根本、最关键、最活跃的力量。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


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员工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直接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企业员工需要提高数字意识、数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综合水平,即提升“数字素养”;另一方面,企业员工需要加强培养具备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即提升“数字技能”。为解决当前面临的数字化人才紧缺、数字化能力不足等问题,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高效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通过多手段多渠道建设稳定、可持续的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01


“分层分类”,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数字素养


全方位、多层次培育人才,对于高层管理者,重点培养数字思维。通过学习研讨国家数字化发展政策、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体系及方法理论等内容,强化数字化理念认知,提升数字化谋划决策能力,从战略层面思考、布局和推进相关工作。对于企业中层管理者,重点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学习企业在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数字场景创新、数字技术应用、数据要素融合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举措,转变管理思维方式,推动企业数字化战略落地见效。对于一线人才,重点提升数字化创新积极性。通过学习数字化发展政策、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工具、数字化应用、数字化经验等通识培训,升级知识结构,主动参与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02


“需求导向”,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数字技能水平


完善专业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员等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和评价标准,明晰各层级岗位需要具备的数字技能要求,评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准确把握数字技能水平的提升方向和内容。一方面,加强专业平台和系统使用培训。开展数字化专业平台、系统操作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对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个性化创新使用的能力,运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和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开展数字化专业技能培训认证。明确数字化对重点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推进数字技术、企业架构、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专业培训,建立健全数字化关键岗位从业资格认证体系,不断提升数字化人才专业技能水平。此外,要不断强化数字技术专题培训。面向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前沿需求、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6G、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开展专题培训,紧随数字技术的演进更迭和应用落地趋势,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的数字化创新创造能力。


03


“外引内育”,打造高水平数字化人才队伍


强化数字人才的“选用育留”管理,内部培育和外部引进有效结合,构建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打造高水平数字化人才队伍。在内部人才培育方面,健全数字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从薪酬结构、职业发展、团队建设、员工关怀等方面,建立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吸引和留住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开展企业业务、技术、运营人才轮岗交流学习活动,加强数字化部门与业务部门人才跨领域协同,推进数字技术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构建复合型数字化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在外部人才引进方面,聚焦企业发展相对脆弱、高端人才紧缺、创新动力不足等挑战,实行紧缺人才清单制度,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深化产教融合,通过设立企业基地班等形式共建专业、课程和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数字化人才,招聘定制化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灵活运用兼职引进、科研合作等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引入行业领域外部专家及优势能力,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高端数字化人才集聚。


04


“系统推进”,强化优质数字资源供给和保障


建立成熟完善的学习机制、培训考核体系和奖惩措施,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开发数字化培训系统性教程,不断完善培训、培养和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培训组织,完善培训体系。建立“数字化能力中心”“数字化人才培训学院”等企业专属组织机构,与现有人才培育体系融合,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统筹推进企业数字化人才培养工作。建设在线平台,共享数字资源。搭建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平台,建立数字化相关课程库、案例库、场景库,针对不同专业、岗位分级分类推送,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畅通知识获取渠道。组建培训师队伍,开展能力培养。组织企业内外部数字化专业人员力量,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师选拔及储备,定期选拔、动态管理,逐步形成理论基础丰富、实操技能精湛、授课能力优秀的培训师队伍。


05


“形式多样”,营造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的良好氛围


构建多元化的宣传推广体系,促进经验总结和交流推广,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强化优秀个人、优秀案例宣传推广,形成标杆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数字素养与技能全面提升。拓展数字化交流渠道,打造企业内部数字化交流平台,组织外部互访、调研、学习参观等活动,积极参与国家、行业、领域数字化相关研讨,广泛开展数字化典型成果经验交流。创新数字化活动方式,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设置相关主题,举办知识竞赛、创新大赛、比武活动等,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推动数字化学习与业务实践深度融合,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强数字化宣传阵地,定期总结数字化成效,形成数字化相关理论文章、数字化创新管理举措、数字化成果案例等,树立数字化标杆人物,利用各类数字载体加强发布宣传。


加快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革中,企业需要基于自身发展制定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不断提高员工掌握运用数字化的能力,把人才优势持续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