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概念新词之中,EBC(企业业务能力)被赋予“这是一个EBC致胜时代”的标签。EBC是什么?何以致胜?
什么是EBC?
ERP和EBC都是美国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就企业IT建设提出的概念。ERP的定义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对EBC的定义则是:是企业将资源、能力、信息、流程和环境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一贯价值的方式,用于描述企业做什么以及企业在应对战略挑战和机遇时需要采取哪些不同措施。
单从定义字面上理解,ERP是一个决策支持管理平台,EBC则是通过“内外结合”为客户提供价值的业务方式。这个“内”指的是ERP所涵盖的资源、能力、信息、流程,“外”则指“环境”。对比着看,ERP是以管理为中心,“两眼向内”,为企业提供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质量的工具;EBC则是以客户为中心,“一眼向内、一眼向外”,为企业提供应对不同环境(或者是场景)下的多样化、一揽子业务解决方案。
Gartner提出EBC这个新概念,核心原因认识到传统的ERP系统已经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企业发展需求。Gartner做为ERP概念的提出者,一直在跟踪分析ERP在业界的应用状况,早在2014年,Gartner就发出警告:“传统的ERP系统已经极度僵化,并且代价昂贵。不知道如何衡量ERP带来的价值的企业占比约 46%,约有26%的ERP项目满意度持续走低。” 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传统行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给企业带来的一个突出影响是企业间和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原来企业通过销售经理来获得订单,而现在要求企业随时在线,完成外部客户需求与内部业务处理的联接与协同,“触网”成为企业的必然要求。这将引起企业在诸多方面的变革需求,企业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能否跟得上已然成为关键能力。ERP倡导的是“先固化、再优化”思路,追求的是规范流程驱动下的业务模式,而在广泛数字连接条件下,企业则必须把“客户响应力”放在核心能力首位,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
传统笨重且成本极高的ERP已经不能应对客户及环境日益复杂的个性化需求,这就是EBC提出的核心初衷。
EBC是升级还是革命?
在当前“概念雾霾”的时代,企业最担心是那种革命性、破坏性概念,转大弯、换赛道风险巨大。在ERP推广时代,曾有一句名言:“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从物料需求计划(MRP)、生产资源计划(MRPⅡ),到企业资源计划(ERP),再到今天的企业业务能力(EBC),其实主线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如何使用数字技术来提升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名称变化正是反映出数字技术应用范围的变化,从点(物料)到线(资源),从线到面(生态)。
Gartner认为EBC具有六大特征:以数据为中心、智能化、数据驱动、开箱即用、赋能人人、解放劳动力,核心归结有三点:
一是数据驱动。ERP所关注的内部流程管理依然需要重视,但侧重点转移到数据及其生成信息这个核心关键点上。当前时代,无业务不数据,数据作为核心驱动力,如何利用数据提高企业收益、如何利用智能工具提升决策准确度将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补充对策。不少人认为智能工具离企业还很远,其实有很多重复性流程场景已经能够被智能工具替代,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在财务管理领域应用非常成熟,发票处理周期可以缩短到秒级,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如客服系统可以用聊天机器人来节省人工。
二是弹性易用。用过ERP的企业都会抱怨系统上线后再更改需求是一件十分繁琐和复杂的事,这也是ERP之所以僵化的原因之一。当前,云和SaaS(软件即服务)已经非常成熟,软件易用性和安全性大大提升,如很多企业用钉钉轻松、低成本来实现办公流程。ERP所包含的流程与功能依旧存在,但EBC,提供这些功能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数据、信息、流程的灵活性被摆在重要位置,以此快速适应客户需求变化,缩短价值实现的时间,同时不需要付出高额成本建设基础构架,能够做到“开箱即用”。
三是开放赋能。ERP是相对封闭的系统,重点实现内部管理价值。EBC则将IT从控制角色转变成数字化业务的一部分,对客户及生态伙伴开放,以多种形式连接客户,收集并及时对客户需求变化进行响应。原来ERP是一个“黑箱”,输入的是有限的需求信息,输出的是产品或服务,EBC则相当是一个透明的“工具箱”,客户与企业共同参与价值创造,最终满足客户价值的实现。
EBC是战略,不是工具!
企业战略核心有三点:竞争能力由商业模式决定;执行能力由组织模式决定;资源配置能力由运营模式决定。EBC超越ERP“资源”或“计划”领域,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建立迅速响应、调整和预测客户需求来实现商业价值的能力,实施EBC的过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更是企业战略思维的转变,赋予商业模式、组织模式、运营模式新的内涵。
商业模式,从“赢利模式”到“客户价值”。传统观点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是赢利模式,成本领先或者是差异化,信息技术起到作用是穿透与强化管理,让每个业务的流程都达到标准化,追求规模化效应,寻求边际成本最小化。EBC则强调追求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模式。关于这一点,很多企业不理解,难道企业不应该以追求赢利为根本目标吗?其实,赢利模式和客户价值并不矛盾,但当前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产能不再稀缺,需求为王、客户为王。原来是“千人一面”,福特标准化的T型车可以支撑一个时代,现在是“千人千面”,客户选择空间巨大,企业更多需要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全周期服务来获取市场价值,更多需要通过为客户创造价值来分享获得自身的价值。在“客户价值”倡导下的产品与服务,则更加智能化、服务化、消费化。
管理模式,从“自我束缚”到“协同共生”。传统管理基于企业有清晰的边界,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线性最优,是“管好边界”,也是一种“自我束缚”。在数字化时代,企业与客户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客户不单仅是企业价值链中的“参与者”,更是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的“共创者”,企业将表现出“协同共生”的组织形态,与客户、生态伙伴交联在一起。尽管很多企业在战略上强调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但大都“转脑袋、不转身子”,组织与管理不匹配,在执行层面则很难落地。EBC推动建立协同共生式组织,是企业在管理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升级。
运营模式,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企业资源可归结为人、财、物。传统企业运营模式按流程配置资源,流程与职责对应,职责与组织对应,“责权利匹配”是资源配置的首要原则。在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环境中,按照流程驱动来匹配资源,按流程所对应的科层制组织来进行决策,显然从根本上难以做到高效、有效。不少企业在借鉴阿米巴经营、海尔人单合一来推动敏捷性组织转型,海尔人单合一的精髓在日清日高,阿米巴组织的基础是经营会计七原则,都对企业数据运营提出了很高要求,但大部分“身子转了、脑袋没转”,“轰轰烈烈”地调组织,但运营还是原来的流程管理模式,“形似神不似”。EBC强调的是数据驱动下的运营模式,将原来的烟囱式流程改变为端到端的流程,从原来相互割裂的“数据壶”改变为汇聚关联的“数据湖”,更加便于企业高效决策、有效配置资源。
EBC是产业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想。企业打造EBC将是思维模式、数字化技术、探索实践的三者共振体,本质是企业对未来的成长渴望,是企业领导者对自己的自我超越。
来源:贺宗春,特别说明: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