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产业互联网:从效率里赚钱

1 产业互联网的由来

互联网走到下半场,大家都在谈产业互联网。每一次融资,创始团队都在说我这是一个几万亿的市场,未来哪怕我只占10%,也有几千亿,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投资人一听就激动的不行,赶紧给个独角兽价码。
走在寒冬这个岔路口,面对消费互联网的红利枯竭,大家把精力放到企业端,放到产业里去创业,毋庸置疑,这也是符合国家整体的升级战略。
改革开放40年,一直是粗放式经营,现在已经不是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而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过度的时代。
每个产业的创业人都需要思考,我为行业做了什么价值,带来了什么有益的升级。为什么走到了今天才谈产业互联网。
在我看来,互联网发展有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风险投资
过去做产业,是一律视为传统行业,发展要靠生产线扩大,赚了钱,然后再投产,而今天一方面非常多的基金和风险投资关注到了这些产业。
过去青岛啤酒,一度是限购,当地每家只有过年才能分到10瓶。为什么?因为没钱快速扩大产能,一直到去香港上市,才一口气解决了融资问题。在今天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好的业务,竟然没有钱发展规模,然而当年事实如此。
互联网,从一开始就把华尔街和硅谷的基因带到了中国,自始至终,都是靠风险投资快速壮大。
而这些早期创业者如今很多实现了财务自由,也有了财力去做更好的创业。同时,也大批量的风险投资开始关注产业。
这本身对于今天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布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互联网背后都有大批量投资人影子,而且由于涉及到线下规模,动不动就几十亿融资,这在十年前是不可能的事。
第二板斧,互联网产品方法论
搞了这么多年互联网,大家懂了什么叫快速迭代,什么叫MVP,什么叫关注用户体验,什么叫中台战略,什么叫流量漏斗,什么叫三级火箭,等等。
这些方法论,对于一个产业的创新来说,无疑是一个破冰的开始。
因为凡是玩线下,动不动就是砸几个亿,然而,如果一头扎进去没成,可能就倾家荡产了。
新零售的人货场,从消费者转向会员的导向,以用户画像来选址和配货,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第三板斧,互联网技术进步
到了今天,消费互联网的上半场,给打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有了智能手机,有了app,有了小程序,有了erp系统,有了AR/VR体验,才有了柔性供应链的可能性,精细化管理的可能性。
2 产业互联网的误区
为什么下半场上万家的产业互联网,融资风风火火,却大多数经营数据都不堪,本质上是对产业没有什么进化式的价值贡献。
与上半场不同,上半场都是从0到1,每一个1都是行业颠覆。
有了qq有了微信,我们可以视频聊天天下人。有了淘宝,我们可以买遍天下货。有了百度,我们可以搜索天下事。
然而,下半场,跟你有什么关系,别看这个市场几万亿,其实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没有你这个创业者,原来的传统产业,购买依然也很方便,价格也不贵,而且这个产业走了几十年了,产业各个环节分工到位,早已经根深蒂固。你进来了,除了人傻钱多搞补贴,产生了什么新的价值。
然并卵,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形成对产业的巨大冲击或者升级,所以这些噱头的结局一定是一地鸡毛。
3 产业互联网的真谛
我们回头说互联网比传统行业效率要高,靠什么?靠互联网的技术能力。
互联网天然有一种能力,就是触达用户。
早期淘宝告诉每一个消费者,在淘宝买东西为什么比实体店便宜,因为没有门店租金,因为没有全国经销商的层层分销体系的利润剥削,厂家直接发货给消费者,所以便宜。
至少我们能够理解,传统零售靠的是,一个公司创立一个品牌,然后全国招商,然后分销铺货,一层层库存,一层层利润,然后淘宝把中间各个环节取消了,直接触达了用户。
正如今天瓜子二手车的广告一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不管最后他们是不是自己做了中介商,但是至少这个道理是通的。
因为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产品技术,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交易效率。
比如,网约车,确实改变了一个打车出行的行业,有了叫车app,可以下楼就叫车,不用寒风凛冽,在路上等出租车,也不用在首都机场半夜排队一个小时等出租车。网约车,提高了打车这个行业的效率。
比如,手机配货软件,过去货车司机需要去物流园,看小黑板,像逛集市一样,然而今天有了手机配货app,司机可以像逛淘宝一样找货。手机配货,让整个车货匹配行业提高了效率。
产业互联网从哪里赚钱?
是从效率里赚钱。
你的公司组织效率,销售人员的开发效率,客户留存的效率,数据运营的效率,客户对账的效率,系统自动化的效率,等等。
哈罗单车,作为后来者,秒杀了先烈们,靠的就是最高效率。像ofo这种,骑几天就坏了,扔出去就找不到,不死没天理。
产业互联网靠的是,比原来产业的方式方法,更高效,比如缩短产业链环节,比如门店管理效率的提升。
原来产业互联网,卖一斤苹果,进货成本6元,店铺和人工运营成本3元,卖10元,
毛利10-6-3=1元。
然后你搞了搞个互联网+水果,一顿操作猛如虎,进货成本6元,技术人工成本3元,物流成本2元,促销卖9元,
毛利是亏9-6-3-2=-2元。
听懂了没?
这就是大多数产业互联网公司的现状。
不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公司,都是产业互联网的败家子,融资的粉碎机。不管是E轮还是G轮,早晚要败露。
效率不是花把式,效率才是考验企业的发心初心。来源:产业互联网情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