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广使用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四)》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佛山市轨道交通局,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河源、东莞、中山、阳江、湛江、茂名市水务局,清远市水利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

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的通知》(建质规〔2022〕2号),准确认定、及时消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发生,自2022年以来,我厅组织开展了《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以下简称《识别图集》)的编制工作,先后编制印发了三部分共八个专业(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现浇混凝土模板工程、基坑工程、轨道交通之隧道工程、通用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高处作业吊篮工程)的图集。目前已完成第四部分包括钢结构工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两个专业的图集编写工作(以下简称《识别图集(四)》),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抓紧组织宣贯培训。请各地各主管部门迅速将《识别图集(四)》转发至属地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和建筑施工参建各方,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连同前三部分图集,认真抓好《识别图集》的宣传培训和政策解读,确保建筑施工参建各方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迅速熟悉图集,完整准确把握事故隐患的基本涵义和判定情形,切实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监督执法水平。

二、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各地各主管部门要结合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积极推动《识别图集》在工程项目开展日常安全隐患排查中的应用,并将其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工具书,以危大工程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隐患,确保安全风险可控。

三、畅通安全生产隐患举报渠道。各地各主管部门要以运用《识别图集》为契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吹哨人”活动,拓宽举报宣传渠道,调动企业员工参与监督企业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鼓励企业人员、社会公众通过市民热线、部门举报热线和网络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通过“安全生产举报微信小程序”“安全生产曝光台”“12350举报电话”等多种举报渠道,对重大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不断深化群防群控、联防共治。

各地在使用《识别图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有关意见、建议请径向我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反映。

附件:1.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钢结构工程)

   2.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7月8日

图片

图片

1、 编制说明


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全省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广东省建筑安全协会组织编写了《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  识别图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
本图集依据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最新要求,共分为编制说明、编制依据、资料安全隐患、工程实体安全隐患等 4 部分。其中:资料安全隐患主要是分为专项施工方案、技术管理资料等 2 个方面,工程实体安全隐患分为构件运输、构件存放、构件吊装、构件安 装、模板与临时支撑、高处作业、外防护等 7 个方面,精心选录了 72 张有代表性的安全隐患照片,直观展示了房屋建筑工程装配式 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常见安全隐患和问题,分析了可能导致的后果,并提出整改措施和规范要求及正确示例,让广大建筑施工专业技 术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能准确、便捷、快速辨识装配式混凝土工程中的隐患问题,并及时整改。本图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全省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参考手 册。
由于编制时间较紧,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 编制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
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08 号)
2.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2018〕37 号)
2.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建办质〔2021〕48 号)
2.7《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 版)》(建质规〔2022〕2 号)
2.8《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房屋市政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粤建规范〔2019〕2 号)
2.9《工厂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 2.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
2.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12《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 (GB 55023-2022)
2.13《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GB 55034-2022) 2.1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2.15《起重机 安全 起重吊具》(GB/T 41098-2021) 2.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2.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2.1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2016)
2.1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2010) 2.20《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 276-2012)
2.21《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 300-2013) 2.22《汽车起重机》 (JB/T 9738-2015)
2.23《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210-2021)

2.24《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BJ/T 15-233-2021)


3、 资料安全隐患


图片
图片
图片


4、 工程实体安全隐患



4.1【构件运输】类隐患


4.1.1 构件吊装运输索具

图片
隐患现象:构件吊装带磨损严重。
风险分析:吊装带使用时间较长,导致磨损破坏,造成构件倾倒人员伤亡的事故。 
整改措施:停止使用,予以报废。
规范要求:《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GB 55034-2022)第 3.4.2 条使用吊具和索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吊具和索具的性能、规格应满足吊运的要求,并与环境条件相适应;2 作业前应对吊具和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 投入使用;3 承载时不得超过额定荷载。

4.1.2 构件吊装运输索具

图片
隐患现象:构件倾倒。
风险分析:构件未固定牢固,造成构件倾倒和起重伤害。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采用吊装带绑扎牢固。
规范要求:《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GB 55034-2022)第 3.4.2 条使用吊具和索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吊具和索具的性能、规格应满足吊运的要求,并与环境条件相适应;2 作业前应对吊具和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 投入使用;3 承载时不得超过额定荷载。

4.1.3 构件装车-1

图片
隐患现象:叠合板装运叠放层数较多。
风险分析:达到道路限高,车辆无法通过,造成叠合板撒落。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减少装货量,叠放层数不得超过 6 层。
规范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第 9.8.4 条:4 应根据构件特点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托架、靠放架、 插放架应进行专门设计,进行强度、稳定性和刚度验算:4) 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 3 层,板类构件叠 放不宜超过 6 层。

4.1.4 构件装车-2

图片
隐患现象:叠合板装运超出装车范围、无捆扎。
风险分析:易造成叠合板滑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叠合板装运应捆绑稳固牢靠,整车重心高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规范要求:《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第 6.1.4 条 装载的物品应捆绑稳固牢靠,整车重心高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 内,轮式机具和圆形物件装运时应采取防止滚动的措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第 9.8.4 条:1 应根据预制构件种类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

4.1.5 构件装车-3

图片
隐患现象:叠合板装运未采用托盘。
风险分析:构件容易滑动受损,叠合板滑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叠合板应采用托盘装运。
规范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第 9.8.4 条:4 应根据构件特点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托架、靠放架、 插放架应进行专门设计,进行强度、稳定性和刚度验算。

4.1.6 运输车行驶-1

图片
隐患现象:运输下坡转弯车速度过快,构件甩出。 
风险分析:导致构件甩出,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在运输道路设置限速标识,设置专人管控,构件应捆 绑牢固。
图片
规范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 51231-2016)第 10.2.3 条:2 施工场地内道路应按照构件运输车辆的要求合理设置转弯半径及道路 坡度。《工厂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第6.4.2 条:机动车行驶下列地点、路段或遇到特殊情况时的限速要求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4.1.7 运输车行驶-2

图片
隐患现象:运输道路不平。
风险分析:导致运输车辆颠簸,造成构件损伤或掉落。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对运输道路进行平整坚实。

规范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 51231-2016)第 3.8.2 条:施工现场车辆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在特殊路段应设置 反光柱、爆闪灯、转角灯等设施,车辆行驶应遵守施工现场限速要求。



4.2【构件存放】类隐患


4.2.1 堆放场地

图片
隐患现象:存放场地地面不符合要求。 
风险分析:导致构件损坏。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对堆放场地进行平整及硬化,浇筑成型的场地平整和不积水。
规范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第 9.8.2 条:1 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装配式混 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第 11.5.3 条:1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应有排水措施。

4.2.2 存放管理

图片
隐患现象:预制构件存放混乱。
风险分析:易造成构件丢失、遗漏或损坏。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预制构件场进行分区管理。
规范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第 9.8.2 条:2 存放库区宜实行分区管理和信息化台账管理。

4.2.3 构件标识缺失

图片
隐患现象:预制构件标识缺失。
风险分析:易造成构件的重新安装或更换。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做好预制构件的标识。
规范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第 9.8.2 条:3 应按照产品品种、规格型号、检验状态分类存放,产 品标识应明确、耐久,预埋吊件应朝上,标识应向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第 11.5.3 条:2 预埋 吊件应朝上,标识宜朝向堆垛间的通道。

4.2.4 垫块设置-1

图片
隐患现象:预制构件垫块未设置或设置不合理。
风险分析:易导致预制构件存放或搬运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力,造成构件变形、破损或表面损坏。
整改措施:立即整改,根据预制构件品种及规格型号合理设置垫块,垫块位置应该上下垂直方向一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