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柱吊装前对基础进行复测,包括锚栓的外露长度,锚栓中心线对基准线位移偏差,锚栓间距,基础标高,对于不合的的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吊装。
为了控制柱子的安装标高,还事先在柱子可视的截面上划出500mm的位置,以便安装时进行标高的微调、校正。在复测合格的基础上安装钢柱,首先用钢丝绳将柱子吊起,通过旋转法将柱子吊起,将钢柱吊起送至安装位置。
在柱子可视面上事先画出中心线,然后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用经纬仪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调整。
柱子的标高、轴线和垂直度偏差的调整是相互联系、兼顾的,待所有标准都达到时才算完成校正工作。钢柱起吊前事先将钢爬梯挂设在钢柱吊耳上,便于钢柱就位后操做人员通过爬梯摘取吊钩。
安装前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平面封闭角、底层柱(梁)的位置线、钢筋混凝土面的标高等进行复查,合格后开始安装工作。
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结合图纸尺寸,采用直角坐标法放出每个钢柱基础的纵横轴线。
将所测轴线弹墨线后,量距复核相邻柱间尺寸。
轴线复核无误后,画红油漆三角标记,作为下一节钢柱吊装就位时的对中依据。
第一节钢柱,用两台经纬仪和一台水准仪进行,边吊边校,校正完后临时固定,塔吊松钩。
安装一节钢柱后,应对柱顶做一次标高实测,根据实测标高的偏差值来确定调整与否。标高偏差值<5mm,只记录不调整,超过5mm需进行调整。柱顶的标高误差主要产生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调整方案:
如果结构标高过高,则在后续钢柱上截去相应的误差长度;如果标高低了,偏差在20mm以内时采用焊缝填充来填充钢柱的偏差间隙,若钢柱标高偏差在20mm以上,则该构件需进行“返厂整改”,合格后再进行构件安装。
用水准仪从高程控制点引测标高,根据所测奋面标高偏差值,用不同厚度的垫铁找平,由于焊接柱口有一定的焊接收缩量,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柱顶标高有2-3mm的正公差,待焊接完成焊缝冷却以后再进行复检高程,作好记录并作为下一柱段高程调整的依据。
钢柱吊装就位后,观测由制作厂在柱身上画定的标高线,如有标高超差,加减薄铁板调整高度。
起吊:吊点位于钢柱顶连接板上,然后起吊。根据构件的单重及连接板型式选择合适的卡扣,钢柱吊装由起重工绑钩并负责指挥吊装。起吊柱子时,边起钩边回转使柱子
竖直起来,使柱底板离地面保持40cm~60cm,缓慢回转吊车臂,落到下节柱上方。
钢柱就位:上节钢柱回旋到位后,两侧中心线与下面一段钢柱的中心线吻合,并四面兼顾,活动双夹板平稳插入下节柱对应的安装耳板上,穿好连接螺栓,连接好临时连接板。
位移(错边)、标高、垂直度。
组合柱接头水平位移的控制依靠千斤顶(水平使用))及焊接在钢柱接头处的工字钢来调整组合钢柱接头的错边、位移,错边值不得超过2mm。
先预留焊接收缩量;依靠调整柱对接间隙严格控制柱顶牛腿(楼层梁)处标高;当牛腿(楼层梁)标高低于设计标高时,加大间隙;当牛腿标高高于设计标高时,靠切割
钢柱衬圈调整。
校正时,用两台经纬仪从两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校正,钢柱的垂直度误差控制在±3mm内,固定好缆风绳,焊接在组合柱两侧上的工字钢和千斤顶临时固定(如下图),然后松钩。
依然依靠千斤顶(垂直使用)及焊接钢柱接头处的工字钢来调整钢柱柱头的水平位移及垂直度。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1 | 底层柱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 | 3 |
2 | 柱子定位轴线 | 1 |
3 | 单节柱垂直度 | H/1000,且不大于10 |
柱-柱相接:安装连接板固定,上下柱不能出现错口,然后进行校正焊接。每一个柱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轴线引到柱顶,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偏差;柱-柱安装校正重点:对钢柱有关尺寸预检;影响垂直因素的预先控制安装误差:钢柱的柱顶垂直偏差、位移量、焊接变形、日照温度、垂直校正及弹性压缩等;柱-柱焊接收缩值:t=30mm,收缩值1.7~2mm。
上下钢柱错位调整可用楔铁或千斤顶进行,调整前要选连好连接耳板,安装螺栓拧死,但不要拧的过紧。
钢柱倾斜不大可通过楔铁调整,如果偏差过大,可通过千斤顶调整。
柱身的扭转调整通过上下的耳板在不同侧夹入垫板(垫板的厚度一般在0.5~1.0mm),在上连接板拧紧大六角头螺栓来调整。每次调整扭转在3mm以内,若偏差过大则可分成2~3次调整。当偏差较大时可通过在柱身侧面临时安装千斤顶对钢柱接头的扭转偏差进行校正。
|
图5.14-2柱身扭转调整方法示意图 |
吊装就位后,用安装螺栓通过连接板固定上下耳板,但连接板不夹紧,通过起落钩与撬棒调节柱间间隙,通过上下柱的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标高值进行对比,并考虑到焊缝收缩及压缩变形量。将标高偏差调整至5mm以内。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点焊限制钢柱下落。标高调整如下图所示:
|
图5.14-3钢柱标高调整示意图 |
高层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基准线的设立、平面网的投测、闭合、排尺、放线以及标高控制等一系列的测量准备工作相当重要,当钢柱吊装就位后,就由钢结构吊装过渡到校正阶段,钢柱吊装以后必须进行三次校正。
|
图5.14-4钢柱柱口错口校正示意图 |
钢结构吊装后要对钢柱的垂直度进行全面的重新校正。根据本工程特点,将采用无揽风校正方式。校正的方法是借助千斤顶进行推或拉的校正,使钢柱的垂直度偏差达到
允许的范围之内。(千斤顶校正钢柱垂直度的方法见下图)
|
图5.14-5钢柱倾斜校正示意图 |
临时点焊固定结束后的复校,是防止在点焊固定过程中发生钢柱垂偏,这时测量的垂偏和标高尺寸,应考虑采用焊接收缩变形校正。多、高层钢结构的安装质量,通过三校工序使钢结构安装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三校后钢结构的空间尺寸情况进行会审,如果复校尺寸有问题或者局部情况有变化,就必要修正施焊顺序和施焊方法。焊接工程师可以根据复校实测公差和方向等因素,编制焊接顺序和确定施焊方法,来调整安装精度,在施焊过程中还需要对安装精度进行连续跟踪观测。
钢柱校正完后,钢柱垂直度和轴线位置都校正正确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焊接收缩影响往往会发生较大的焊接变形。施工经验证明,钢板厚度50mm以上时,梁与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2mm,柱与柱焊缝收缩一般约为3.5mm,每节柱由于焊接造成的柱顶垂直度位移值约为2.5mm,故在测量校正时除中心柱外,尤其是边缘柱均应考虑焊接变形对钢柱进行预控,包括焊接收缩对钢柱标高的影响也一样要进行预控。
焊接收缩变形预控的做法是:在钢柱的四面沿对接缝上下各焊接一块马板,根据千分表的大小及在监测的同时满足焊接操作的需要,设置马板的大小及上下间距。
钢柱安装允许偏差值 | |
名称 | 允许偏差(mm) |
建筑物倾斜 | H/2500+10.0)且≤50 |
建筑总高度偏差 | e≤H/1000且-30≤e≤30 |
单节柱倾斜 | H/1000且≤10 |
层高偏差 | ΔH≤±5 |
建筑物矢量弯曲 | e≤L/2500且e≤25. |
上柱和下柱的扭转 | e≤3 |
同层柱顶标高差 | -5≤e≤5 |
梁水平度 | e≤L/1000且e≤10 |
地脚螺柱(锚栓)位移 | 2.0 |
基础柱底标高 | -2≤e≤2 |
建筑物定位轴线 | L/20000,且不应大于3.0 |
底层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 | 3.0 |
柱子定位轴线 | 1.0 |
|
钢梁安装工艺流程图 |
钢柱安装具钢梁一个安装单元(4根钢柱),并对钢柱进行校正,合格后开始安装柱间主钢梁,主钢梁安装完成后对钢框架。
主梁与钢柱连接、主次梁连接以及悬挑梁连接等作业施工都处在半空中进行,为保障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需采用吊篮进行施工辅助。
吊蓝采用φ12mm的圆钢制作,要求轻便实用,焊接无缺陷,制作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吊篮底部和四周为密目钢丝网,并在底部铺设石棉布进行封闭。
| |
图5.14-6吊篮示意图 |
钢梁临时固定措施:为方便钢梁就位,提升吊装效率,钢梁吊装前在梁端焊接刀板,便于钢梁就位,如下图所示:
钢梁临时固定措施 |
图5.14-7钢梁临时就位刀板示意图 |
先在钢梁两端拴棕绳作溜绳。这样有利于保持钢梁空中平衡,以提高安装效率。钢梁的吊装钢丝绳绑好后,先在地面试吊二次,离地5cm左右,观察其是否水平,是否歪斜。如果不合格应落地重绑吊点。对较长的构件,应由专业工程师事先计算好吊点位置,经试吊平衡后方可正式起吊。
对于重量较轻的钢梁为提高吊装效率可采用一钩多吊工艺,绑扎方法见示意图,绑扎时注意:先安装构件在最下面依次向上绑扎。一钩多吊上下钢梁之间距离不应少1.5m,以便安装人员操作。
如上图所示,为便于钢构件吊装,钢结构主梁采用吊耳板作为构件吊装点。本工程中次梁采用如上图所示的吊装孔作为构件吊装孔。
次梁穿高强螺栓时,必须用过眼样冲将高强螺栓孔调整到最佳位置,而后穿入高强螺栓,不得将高强螺栓强行打入,以防损坏高强螺栓,影响结构安装质量。
严禁发生梁不到位,起重工就用手生拉硬找强行就位现象发生。
钢梁的轴线控制:吊装前将每根钢梁标识出钢梁中线,钢梁就位时确保钢梁中心线对齐混凝土的预埋件轴线或钢柱牛腿中心线。
调整好钢梁的轴线及标高后,用高强螺栓换掉用来进行临时固定的安装螺栓。一个接头上的高强螺栓应从螺栓群中部开始安装,逐个拧紧。初拧、复拧、终拧都应从螺栓群中部向四周扩展逐个拧紧,每拧一遍均用不同颜色的油漆做上标记,防止漏拧。初拧1h后、48h内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