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风过境,室外也刮起了狂风,降了点小雨,对内陆的城市影响还在可控范围,该打的灰还是能继续。今天探讨下装配式建筑中的叠合楼板好用吗?从社会各界反馈的声音中,对叠合楼板的使用多是对立的情绪,不好用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又为何装配式建筑应用叠合楼板依然如此盛行?这终究是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省市也相继出台建筑装配率达标的指标,甚至对新建的房屋必须实施装配式的硬性条文规定。这也让很多建筑企业陷入建造的僵局,要持续在土木行业发展,就得以政策为导向。从装配式建筑推广初期,是让建造方式更快捷,改变传统高耗能、无法工厂化流水线生产的局面。叠合楼板,一部分是工厂生产预制,这也是实现装配建筑的第一道任务,这道工序姑且算是实现了工厂化流水线作业,但这并未能代表建筑装配的完成。紧接着要完成吊装拼装,再按照设计图纸完成上部板面钢筋绑扎,水电管线的预留,再进行最后的现浇混凝土隐蔽,这样的装配式建筑,不管是施工速度,还是节能高效,都未见有明显的优势。可能有人会提到节省模板,或许又让研发叠合板的专家失望了。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是必须拼装模板的,而楼板与主次梁衔接处无密拼木模板,又如何保证叠合板的现浇混凝土不漏浆呢?虽然工厂预制的叠合板可以按设计图精准的控制制作尺寸,而工地粗放的施工,又怎能保证叠合楼板尺寸能够正好与事先预留的板位相符合。从实际拼装情况看,宽窄各不相同,板与板或梁的接缝极少数实现精准对接。模板不能少,工序也照样没能省。工厂运来的叠合板就是一个简单的楼板6公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附带预留好的管线盒。其中要吐槽的一点,无论线盒有用无用,均给预留上,实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另外,叠合板的桁架钢筋对水电管安装造成的阻碍,以及叠合板上遗漏开洞的部位,又需人力进行二次处理,这样的装配建筑,工序并非减少,反而给施工增加难度。装配式的叠合楼板能比全现浇楼板造价更省吗?并不省钱,反而造价更高。叠合板要经过工厂预制、运输、支模、吊装、埋管、绑筋、最后现浇,而现浇楼板是传统的支模、绑筋、埋管、最后现浇,想比传统的施工过程,叠合板施工工艺成了层层加码的产物,与建筑行业倡导的降低碳排放、节省造价背道而驰。

叠合楼板与全现浇楼板哪个质量更好?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是缝隙越少,结构物的整体性就越好,而叠合板是单块小构件拼接,存在大量拼接缝隙,这给楼面施工质量留下诸多隐患,最大问题就是渗水。若以纯粹为了达到预制装配率,屋面也集中采用叠合楼板,即使防水做的再好,不久的将来,其渗漏水问题定是比现浇严重的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