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钢铁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8亿吨,其中废钢铁3.2亿吨,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
国家政策再次加大力度促进大宗工业固废持续健康发展,废钢铁用量达3.2万亿吨,可见,提高废钢利用量也是未来我国的主攻方向之一,也预示着这一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 废钢支持政策 2021年1月1日起,《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将最大限度挖掘国际和国内再生钢铁原料资源,提高铁素资源循环利用率,一定程度上抑制对铁矿石的使用和价格的上涨,对废钢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将国内废钢供应量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至2025年达到3.2亿吨,将废钢对粗钢总产量的贡献值从2020年的仅10%提升至2025年的30%;构建涵盖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维修企业、回收拆解企业等的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信息交互系统。根据这一规划,未来我国废钢回收利用量将继续提高,且更加集聚。同时,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退役期”,也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废钢由此而来。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指出,要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继续压减钢铁产能,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到2025年,废钢铁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 2022年1月,三部委出台《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废钢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健全,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达到3亿吨以上;提高废旧金属利用水平;推进钢铁企业短流程炼钢技术应用,支持一批钢铁生产企业与废钢回收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大型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废钢铁加工准入企业为584家,总加工能力在1.5亿吨,年交易量约在1亿吨左右,准入企业数量占全国基地的总数量占比仍然较低,而随着相关政策对于规范化、标准化废钢铁加工配送等环节的支持,未来废钢加工基地大型化、规范化将得到快速发展。 钢企进军废钢市场 太钢废钢仓储加工配送中心,集废钢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主要承担炼钢所需废钢和部分辅料的加工仓储供应任务。至2021年8月份,该加工配送中心废钢吞吐量已达194万吨。 2021年3月10日,山西长治市废钢加工企业和网络货运平台推进会召开,据介绍,长治市5家钢铁企业已全部成立废钢加工公司。 中国宝武·欧冶链金山西瑞赛格公司,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装备最全、标准最高的废钢加工配送基地。瑞赛格公司将延伸建设30到50个废钢卫星基地。高水平建设20到30家大型区域性废钢加工基地,2021年实现“生产+贸易”达300万吨,产值超100亿元的生产销售能力。 早在前几年,沙钢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与中国再生纽维尔签订废钢线设备采购协议,增加废钢的收购和利用。 鞍钢集团在总部和朝阳兴建两个百万吨级废钢加工基地均已投产。 2021年5月10日,敬业集团旗下河北富山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获得了报废车拆解回收拆解行业的准入资格,年拆解能力2万辆。 另外还有华菱、马钢等一批钢企通过收购、投资、控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废钢资源控制,稳定废钢原料供应。 2021年以来,多份文件对废钢回收进行部署,可见我国资源回收行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废钢作为可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是可大量替代铁矿石的钢铁原料,在提高钢铁行业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为下游钢企提供重要机遇。 资源循环利用成为了我国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我国电炉炼钢和绿色低碳炼钢的发展路径,我国废钢的需求量也会保持快速发展趋势,从资源保障和绿色发展角度来看,扩大废钢铁应用在中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中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