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环境
一个环境
2020年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研究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会议规划了房地产的三条红线:
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 70%;
2.净负债率大于 100%;
3.现金短债比小于 1 倍。
2021年2月22日左右,各地落实住建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发文要求,落实集中供地政策。即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3次,在指定月份“集中”发布公告和“集中”组织宅地的出让。
两大影响 三大能力
(注:上图来源于《2016上海万科工业化探索之路》)
例3:
以2014年开工建设的上海万科翡翠滨江住宅项目(地上23层、预制率15%)的建造为例,单体住宅缩短工期89天(未穿插施工)-159天(组织穿插施工)。
(注:上图来源于上海天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李伟兴博士)
经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在没有装配式政策要求的情况下,主动采用装配式建造,并且是全国第一个使用PC石材反打预制技术的住宅项目。另外还使用了无附墙爬架体系、铝窗预埋前置等技术。
装配式建筑,天生就具备缩短工期的基因。因为部品部件都是在工程现场之外的地方预先生产好,因而天生就具备“以空间换时间”的能力,只要施工现场具备条件了,就可以运输、吊装,可以大大缩短现场工期;预制构件的一体化设计可以集成结构、装修、保温、门窗等多专业工序,减少中间工序,以及干法施工从技术上缩短了间歇时间,运用得当可以大幅度地缩短工期;利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可以更早更快地组织内外装修工程的穿插,缩短总体工期的效果显著。
只记住一个最通俗的例子——不抹灰了,比缩短抹灰工序的时间,在缩短工期上来得更彻底。
通过缩短工期实现开发项目的高周转,提高投资转化率,实现高周转是抵抗任何风险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缩短工期可以降低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投资项目的IRR,进而提高房企ROE水平,是装配式建筑通过工期优势可以获得的最大的成本减量。
如果采用装配化装修,工期优势更为显著。
例4:
上图是我国第一栋“没有围墙的小区”——北京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其中住宅部分13万m2(9栋,地上6-21层),共3002套公租房,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率约35%-40%),采用全屋装配化装修系统解决方案。
装修标准约1000元/m2,单体建筑的装修工期3个月,比传统装修方式缩短约60天。每栋楼按缩短工期2个月计算,可以节省的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约100万元,整个项目可以节省约1000万元。
下图是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才公寓项目的相片。
(上图来源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甲方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在北方,可以更大空间地发挥装配式的优势,组织北方项目冬季生产、开春施工,告别“半年闲”的现状,可以更大幅度地缩短工期。
绿地百年宅项目,更是将高品质理念发挥到极致。
下图是绿地南翔威廉公馆项目,全国首个百年住宅示范项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调研,对购房客户比较关注的收纳系统、住宅体检、检修方便、安全耐久等方面加入成本投入,挖掘土地的差异化价值,以300~500元/平的成本投入支撑800-1000元的产品溢价。
装配式建筑天生就具备高品质的基因,因为所有部品部件均是在室内、在工作环境更好、工业化程度更高的情况下生产完成。传统建筑中为解决施工误差的“找平层”“龙骨架”等可以完全消灭,内外墙体可以不抹灰而直接做装饰层(下图是上海建工海玥瑄邸项目),石材干挂可以不做钢龙骨层而直接干挂或反打。
只记住一个最通俗的例子——不抹灰了,比严格控制抹灰层质量,在提高质量上来得更彻底。
如果采用一体化集成工艺,质量优势更为显著,见例3、4、6。
总结
在“集中供地、三条红线”两大政策之下,我国房企面临着拿地更难、做项目更难的双向压力。每一块地都更加珍贵,对每一块的产品品质和投资回报都有更高的要求。每一个项目都更难做好,除了需要高周转开发的能力,还必须具备自持物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装配式建筑,天生就具有高周转、高品质、全寿命期管理的基因。在装配式建筑中,标准化设计和集成设计、预先生产、干法施工是刚性要求,各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工业化制造的环境下获得最佳应用。
发挥装配式建筑“以空间换时间”的优势,组织建筑部品部件的预先生产、室内生产,以及多工序集成设计、一体生产和施工,可以进一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工厂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为建筑工程质量提高了质量精度和质量可控度,可以消除传统建筑中的找平层、龙骨层等质量纠偏层,从根本上解决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装饰层、保温层等与结构层的一体化设计,则可以直接根治外立面的质量通病,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品质和耐久性;同时,基于全寿命期管理理念的集成设计和管线分离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虽然会增加一些建造成本,但预期能在50-100年的使用期间节省更多的运营维护成本。
装配式,天生就是应对高标准、恶劣环境的新型建造方式。
发挥装配式的优势,就能化解“集中供地、三条红线”的管理压力。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做好装配式建筑的前提下。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