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澳大利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牛气冲天,仗着自己国家的铁矿石比较丰富,只要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出现不愉快,就会拿铁矿石做文章。比如,恶意涨价、限制出口等行为。还别说,这一招还真的是屡试不爽,最起码对我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当前我国的铁矿石进口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铁矿石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储量大,而且铁矿石的品位非常高,大部分在开采的矿床基本都属于富铁矿。所以,铁矿石堪称是澳大利亚最强的杀手锏。
反观我国,虽然铁矿石的储量也不算低,总储量基本排在世界的前5位。但我国的铁矿品位普遍不算高,而且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自身基建对钢铁的需求量也很高。所以,我们不得不一直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高价进口铁矿石。看到这里,很多人难免会发出疑问,同样是世界大陆,凭什么富铁矿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而我们大部分都是贫铁矿呢?这其中的原因还要从铁矿的形成过程,以及陆地板块运动讲起。地球上的铁矿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生铁矿,另一种是沉积铁矿。
内生铁矿,顾名思义就是在地球内生作用下形成的铁矿。这种内生作用既可以是岩浆运动,也可以是各种来源的气水溶液混合物。一般的内生铁矿都是埋于地下,不容易开采,除非是火山运动、地热运动、地质构造运动等地壳板块活跃的地区,铁矿矿床才有可能运动至浅层地表。但这类浅层铁矿品位普遍不算高,比如像我国的攀枝花铁矿、马鞍山铁矿、白云鄂博铁矿基本都属于内生型铁矿。而沉积形的铁矿则是地表的成矿物质,在风力、冰川和河流等作用下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区域,长时间沉淀聚集而形成的。
矿石品位受成矿物质、气候、地质构造等条件综合影响。因此,不同地区的沉积铁矿的贫富程度差距也很大。不过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当前全世界已探明的富铁矿大部分都属于沉积型铁矿,内生型富铁矿少之又少。比如我国的海南石碌铁矿就属于沉积型富铁矿,基本占我国富铁矿总储量的70%,但我国的沉积型富铁矿并不算多。典型的像辽宁鞍山、河北唐山等众多铁矿床,虽然也属于沉积型铁矿,但却也属于贫铁矿。这么看来,沉积铁矿出现大型富铁矿的概率也不算高。不过澳大利亚绝对算是个例外,其领土内的所有铁矿基本都属于沉积型富铁矿,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普遍易于开采。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澳大利亚所处的澳洲大陆虽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但澳洲大陆的年龄却并不算小。根据科学家推测,澳洲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的时间大概是在1.7亿年前,而与其他大陆组合在一起的时间却超过了20亿年。未飘移之前的澳洲大陆,位于大陆的边缘属于浅海环境,这也就是说澳洲接受来自大陆沉积的时间超过了20亿年。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海相铁矿物质沉积,从而形成了大型的铁矿带,并且在后期频繁的地质运动过程中,完成了提纯、富集等一系列操作。再后来,澳洲大陆逐渐与母大陆相互分离,带着丰富的铁矿漂移到了当前的位置,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干燥气候风化,铁矿带逐渐露出地表。
因此,欧洲大陆的铁矿不但纯度高,而且易于开采。另外,全世界的沉积型铁矿海相储蓄基本占了总储量的87%。而陆相出现只占了总储量的13%。从澳洲大陆以及我国所处的欧亚大陆地质情况上来看,可以大胆地推测出,在大陆未漂移之前,我国基本就位于大陆的中心,没有大规模的成矿物质沉积,因此铁矿形成多来自于陆相。这也就最终呈现出当前不管是储量还是品位,都不算最优的局面。当然了,地球在造物过程中呢永远都是公平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所有矿种品类都是齐全的。我国虽然铁矿石的储量不算多,但像钨矿稀土矿的含量却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也不必过分地厚此薄彼。
最后,我国的钢铁需求量之所以比较高,除了大量钢铁成品出口以外,也与我们自身强大的基建能力有关。当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既拥有我们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又拥有我们这么多的人口总量,更不像我国这般工业门类齐全。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我国的钢铁基本分散于国内各个机械领域,即便未来真的发生铁矿进口受阻的情况,我们也完全可以用现有的钢铁进行二次加工演练。因此,一些所谓的钢铁进口威胁论根本不存在。那么关于我国的铁矿情况,各位看官,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