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中度高
2000年以来,日本钢铁行业通过企业间的整合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2002年,川崎制铁与日本钢管(NKK)合并成为JFE集团(以下简称:JFE),之后在2012年新日铁和住友金属合并成为日本最大的钢企新日铁住金公司。日本钢铁行业试图通过整合来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通过重组减少冗余,从而提高全球竞争力。即使是最近,日本政府也鼓励该行业继续重组。受严峻的经营形势影响,新日铁住金公司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对日新制钢实施全资子公司化,并于2019年4月1日正式更名为日本制铁公司(以下简称:日本制铁),日新制钢更名为日铁日新制钢。受日本制铁业绩大幅下滑以及日铁日新制钢经营形势严峻影响,2019年10月,日本制铁和日铁日新制钢签订合并协议并于2020年4月1日起正式合并,从而进一步实施一体化运营,提高竞争力。受此影响,目前日本长流程钢企仅有三家,分别是日本制铁、JFE和神户制钢公司。日本制铁是日本最大的钢企,2019年粗钢产量达4757万吨,占日本粗钢产量的47.9%。2019年,这三家钢企的粗钢产量合计8180万吨,占日本粗钢产量的82.4%。
技术创新能力强
日本钢企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高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一直是其工作重点。各大钢企都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并对研发体制进行分层,分为中长期的前瞻性研究、基础性研究和短期的产品和技术研发。近五年,日本制铁和JFE共申请专利10721项。2019财年日本制铁的研发投入达735亿日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
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2019年日本钢企稳步推进产品开发。薄板方面,重点开发汽车用超高强钢产品,具有优异冲压生产率、淬火后强度达1500MPa级镀锌钢板,以及适用于低成形性、980MPa及更高强度的高强钢板的冲压成型方法和焊接方法。电工钢方面,重点开发硅梯度磁性材料。厚板方面,重点开发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用高延展性和免漆高耐腐蚀钢板、高耐盐大气腐蚀钢板、可替代SUS316的双相不锈钢(23Cr-5Ni-1Mo-N),以及用于复合钢板生产的30kW大功率真空激光焊接技术。钢管方面,重点开发加氢站用新型钢制蓄能器、具有更高强度和耐蚀性的新型双相不锈钢无缝管。此外,2019年,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为代表的先进IT技术在日本钢企的引进取得进展。日本制铁利用新推出的平台(NS-FIGTM)进行高级数据分析并开发人工智能,旨在将高级IT部署到供应链和工程链中。JFE引入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该系统能提前12小时分析高炉温度,对高炉管理非常有用。
海外扩张能力强
日本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不断扩大海外生产,增加了在当地采购原材料的需求。为此,日本钢企纷纷在海外建立钢材生产基地和加工中心,以实现产品的稳定供应。目前,日本制铁已形成2100万吨规模的全球供应网络,主要面向汽车、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三个领域。2018财年,该公司海外市场销售占比高达34%,其中,亚洲市场占比最大(62%),其次是北美市场(13%),南美、欧洲紧随其后,分别占比9%和8%。日本制铁在海外有19家板材公司、15家管材和建材公司、5家汽车及机械零部件公司和9家棒线材加工中心。同样,JFE的产品40%以上销往海外市场。2018财年,该公司海外市场销售占比高达44%,亚洲市场占比最大 (38%),其次是美洲市场(3%)。目前,JFE在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墨西哥、美国、巴西等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在东南亚、中国、美洲分别成立了11家、10家和2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和美洲分别设立了4家钢材加工中心。另外,该公司与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公司就汽车板生产达成合作协议。此外,神户制钢在海外设立了8家线材深加工基地和3家钢材生产基地。在欧洲,神户制钢通过与当地技术伙伴合作,提供与日本本土产品相同质量的产品。
在国内需求增长不乐观的背景下,日本钢企继续推进海外投资。为满足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2019年8月26日,JFE旗下JFE化学与宝山钢铁旗下全资子公司宝武炭材料科技成立合资公司。2019年12月16日,日本制铁和安赛乐米塔尔共同完成对印度埃萨钢铁公司的收购。今年1月,JFE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广东韶钢松山合资设立宝武杰富意特殊钢有限公司。在谋求现有海外业务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为切实捕捉发展机会,JFE于4月1日设立海外业务中心。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