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加达讯 ——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Kementerian Energi dan Sumber Daya Mineral,简称 ESDM)下属的矿产与煤炭总局(Direktorat Jenderal Mineral dan Batubara,简称 Ditjen Minerba)透露,在印尼约 4500 家持有采矿业务许可证(IUP)的企业中,仅有不到 10% 会在运营过程中理解并践行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原则。
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矿产与煤炭总局秘书西蒂?苏米拉?丽塔?苏西拉瓦蒂表示,大部分理解 ESG 理念的企业来自大型企业群体;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中小型采矿企业对这一可持续发展相关维度仍缺乏充分认知。
“具体来说,我们共有 4500 份采矿业务许可证。其中理解 ESG 相关维度的企业可能还不到 10%,且多为大型企业。剩下的都是中小型采矿许可证持有者,他们甚至完全不了解 ESG。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西蒂在 2025 年 10 月 14 日(周二)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西蒂指出,在矿产采矿细分领域践行 ESG 原则,对于管控环境与社会层面的影响至关重要。她强调,ESG 的落实对印尼采矿行业而言,既是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机遇。
印尼镍矿开采商协会(APNI)秘书长梅迪?卡特琳?伦基(Meidy Katrin Lengkey)认为,政府需制定专门的法律框架,以加快 ESG 在采矿行业的落地进程。她强调,此类法规意义重大,能让企业在履行可持续发展原则时明确自身义务。
“因为 ESG 必须通过规则和法规来规范。为什么呢?这涉及到惩戒、制裁以及义务界定等问题。核心就是这些。目前我们正就此向政府提出建议,希望相关工作能尽快完成。” 梅迪表示。
梅迪补充称,印尼 ESG 的践行需结合本国国情进行调整,但同时也需符合国际市场的认可标准。
另一方面,印尼景观咨询公司(Landscape Indonesia)首席执行官阿古斯?萨里(Agus Sari)表示,随着镍矿相关投资与出口规模的扩大,镍在印尼国家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正愈发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否能让民众受益。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流入,印尼民众究竟能真正享受到多少红利?” 阿古斯说道。
他认为,镍矿开采的经济影响不能仅通过增长数据或出口数据来衡量,还应看矿区周边民众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长期经济收益。
“采矿企业与政府需确保,已停止运营的矿场不会引发新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阿古斯表示。
凭借自身所具备的巨大潜力,印尼被认为有机会成为全球可持续镍产业中心。然而,若无法全面落实 ESG 理念,印尼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地位或将面临失去合法性的风险 —— 毕竟如今对绿色实践要求日益提高的全球市场,不会认可不符合 ESG 标准的产业模式。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钢链云(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