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四部门发布行动方案:重点开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标准制修订

来源:新华社、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在会上介绍,我国推动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迈入由大到强的新发展阶段。但同时,原材料工业仍存在低端过剩和高端不足并存、绿色化转型面临较大压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还不深入等问题,《行动方案》将以标准体系建设为切入口,发挥标准“指挥棒”作用,引领原材料工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


到2027年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标准


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增加值占工业的近30%,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


标准在原材料工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黄瑜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发布原材料领域国家标准1500余项、行业标准1800余项、重点团体标准1100余项,标准研制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引领产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关键领域标准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如围绕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发布锂离子电池材料、民机铝材等548项新材料行业标准;围绕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发布钢铁行业智能工厂评价等15项数字化转型行业标准。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标准体系更加优化。完成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黄金等行业的标准评估及优化,分行业构建支撑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二是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发布并实施20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100项以上新材料领域以及100项以上绿色低碳标准,推动10项以上强制性国家标准立项。制修订500项以上基础通用和质量提升类标准。三是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面向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点领域,遴选300项以上标准应用优秀案例和100项以上典型场景。


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常国武介绍,今年1月至11月,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8万亿元,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超硬材料等一大批新材料规模居世界前列,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部分领域科技成果率先应用。


常国武介绍,下一步,我国将以保障重大应用的现实需求和实现材料先行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加快壮大新材料产业,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方面,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增强“货架产品”供给能力方面,加强技术优势材料迭代升级,提升市场优势材料核心竞争力,前瞻布局前沿材料,实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


持续优化创新平台体系方面,组织实施新材料重点平台二期工程,推进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培育一批新材料中试平台。


《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围绕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突出应用场景和产业研发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关键标准研制实施。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跨行业应用,制定一批通用性强的重点先进基础材料标准。坚持应用牵引,围绕生物医药、船舶及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转化成关键战略材料标准。聚焦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条件下制定标准技术响应速度快、标准研制效率高等优势,开展前沿新材料标准研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