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增就业 促经济 勇担当德龙工业园:为中印尼合作共赢树标杆

来源:国际商报

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推进为更多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也为相关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合作共赢正在“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主旋律。素有“千岛之国”称号的印度尼西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在其东南部的苏拉威西省,一座以镍业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德龙工业园正沐浴着“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春风崛起壮大,为中印尼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共建“一带一路” 布局印尼镍业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两年后的2015年,由江苏德龙集团主导投资建设的印尼德龙工业园破土动工。七年多的时间里,德龙工业园已建成肯达里基地和北莫罗瓦里基地共四期项目,已投产55条镍铁生产线、工业园区累计实现了77.3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累计为印尼创造了11.27亿美元的税收,工业园所在县的纳税收入增速名列前茅。目前园区内有超过3万名印尼员工,并带动了当地中小微企业的蓬勃发展。

据印尼德龙工业园总经理周渊介绍,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一重集团合作投资60亿元的年产60万吨镍铁冶炼项目,以及与厦门象屿集团合作投资180亿元的年产250万吨镍铁不锈钢一体化冶炼项目,已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在德龙工业园正式投产。上述两大项目均已被纳入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及印尼国家战略项目,德龙工业园也被印尼政府列为印尼国家级大型产业区。

据了解,印尼镍矿石资源丰富,过去主要以镍矿石资源直接出口,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由江苏德龙集团主导建设的工业园区,将镍矿石加工为镍铁和不锈钢产品,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税收、就业和外汇收入,也得到了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

去年12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前往德龙工业园肯达里基地视察并出席纳德思科里克工业有限公司(NNI公司)的镍铁厂投产庆典。

佐科表示,感谢德龙工业园为印尼带来了最先进的冶炼技术,通过将镍矿加工成镍铁,其附加值可增加14倍,如果进一步加工成不锈钢,产品附加值就能增加19倍。相关产品生产与销售也能够为印尼的税收和外汇创收作出巨大贡献。

“我们还要看到,德龙工业园为当地创造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中国企业为印尼带来原料加工和生产技术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还将推动广大中小企业迎来更多商机,促进印尼相关行业和当地经济发展。”佐科表示,正是包括德龙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投资,使原来只能出口镍原矿的印尼,2021年不锈钢出口额达208亿美元,这是印尼经济的一个巨大飞跃。

佐科此行体现了对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德龙工业园建设发展的充分肯定。周渊表示,德龙工业园从建设到投产的实践表明,“一带一路”建设赢得了沿线国家的支持,深化了中国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

从最初只能出口红土镍矿原料,不具备工业化生产加工能力,到成为全球镍铁和不锈钢生产大国,印尼镍产业工业化升级离不开中企大型投资项目的助推。正是这些中企,为印尼丰富的镍矿资源深度参与全球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链提供了机会。

“园区今年镍铁和不锈钢钢坯产量预计将翻一倍,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也做了相应规划。”周渊表示,中印尼两国未来在镍矿加工产业深度合作的潜力巨大。

赋能当地经济 带来发展红利

今年1月20日,装载印尼NNI公司生产的第一批13677吨镍铁的货船从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莫洛瓦里德龙散货码头启航驶往中国。这是2021年12月印尼总统佐科出席该公司投产典礼后,该公司首批出产的镍铁产品。

如今的专用散货码头,近岸停泊着几十艘大小船只,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高大的起重机将园区生产的镍铁块搬运到停靠的货轮上,再运往中国加工成各种不锈钢终端产品。据统计,2021年德龙工业园在印尼纳税超30亿元。

一座工业园的发展能给一个地区带来直观的改变。除了繁忙的码头,自从2015年破土动工以来,德龙工业园帮助当地修建公路总长15公里,桥梁20座。

不仅是码头、公路等基础设施,还有更多实实在在的红利。在园区周边的莫罗西镇普鲁伊村,宽敞的水泥路两旁竖起不少中文招牌,商铺主要顾客是园区工人。普鲁伊村村长马哈迪表示,村里大部分村民做着与园区有关的工作,特别是这两年,虽然疫情影响经济,但园区帮助村民渡过了难关,村民都心存感激。

在德龙工业园肯达里基地,32岁的鲁利·达马迪可谓是一名老员工了。除了见证基地从一片沼泽发展到年产数百万吨镍铁的工业园之外,达马迪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园区工作五年来,我和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从简易木板房搬进了公寓,从上下班与同事‘拼车’,到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摩托车,”已是基地生产科副科长的达马迪说,“公司还安排我去中国培训,学习先进冶炼技术,我也学了一些中文。”

达马迪的故事是德龙工业园3万多名印尼员工经历的缩影。从带动就业到培养人才并传授技术,中国大型镍铁生产企业的投资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目前,德龙工业园印尼本地员工占总员工数超八成。为提高本地工人技能水平,培养镍产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获得印尼教育部门批准的德龙理工学院已于2021年5月开始招生授课。

“我们学会操作很多新工具和新设备,还掌握了先进的焊接技术。学院有免费中文课,我希望争取到去中国培训的机会。”负责生产设备维护的员工拉久·马利姆说。

践行社会责任 推进人文交流

秉承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品牌合作项目外,还与各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人文交流活动,形成了一批“民心相通”的成果。

作为扎根印尼的中资工业园,德龙工业园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唱响"融"字主旋律,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积极践行企业主体社会责任,投身当地公益,得到了东道国人民的赞誉。

早在2017年,以印尼德龙工业园董事长朱明冬和总经理周渊命名的朱明冬&周渊基金会就在印尼成立,旨在改善园区所在地教育、医疗等民生状况。今年4月,朱明冬&周渊基金会向雅加达一家专门救助新冠患者的民间公益机构捐赠了价值110万元的抗疫药品,用于救治感染新冠病毒的中印尼两国患者。中资企业与印尼共同抗疫,共同进退,有难同当,演绎了两国“海天万里情谊长”的深厚友谊。

据了解,该基金会成立以来,先后为印尼肯达里洪涝灾害、巴鲁7.4级地震、中印尼两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累计捐赠价值超1500万元的物资。

2021年该基金会与印尼东南苏拉威西省政府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该省省长阿里Ali mazi担任基金会监事长,以加快公益项目落实。为改善工业园区所在地教育环境,该基金会成立了印尼德龙理工学院,与印尼万隆制造理工学院、泗水玛雅大学、泗水玛中大学及中国多所知名院校合作,开设冶炼、土木工程、机电等3个专业,为印尼培养本土化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去的不只是资金和技术,也带去了公益和爱心。印尼德龙工业园自建设开始,就始终坚持严格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更充分履行了企业对印尼当地的社会责任。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尼暴发以来,印尼德龙工业园累计向印尼各界捐赠氧气超600吨,10L制氧机1200台、一次性口罩、药品和食品等物资累计价值3000多万元。

2022年春节期间,因为疫情不少中国同胞因各种原因无法回国,只能暂时居住在雅加达国际机场周边酒店和旅馆,印尼德龙工业园携手民间公益组织希尼家园,为因疫情滞留同胞捐赠1.5亿印尼盾爱心餐及春节礼包。当这些爱心餐、维生素、牛奶、春节礼包等慰问品送达同胞所住的酒店后,温暖了同胞的心,更让广大同胞看到了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印尼德龙工业园一直秉持“企业和员工是命运共同体,公司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发展理念。基于这种理念,印尼德龙工业园GNI公司切实改善员工生活环境,建设了新宿舍楼,并于2022年7月8日入住。新宿舍的投入使用,是公司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回报员工,让广大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具体行动。正如周渊在入住仪式上所言,员工是园区最宝贵的财富,园区的发展成果要和员工共享。GNI公司要继续加大改善员工住宿条件的力度,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与归属感体现在方方面面。今年端午节,在德龙工业园区工作的数千名中国员工,与印尼同事们一道,品尝到了中印尼员工共同包的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粽子。端午节包粽子,增进员工间的交流,让员工更真切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也让印尼同事亲身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营造了和谐的节日氛围。”周渊表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