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首破6000万吨!铜、铝、铅、锌、镍、锡、锑、镁、海绵钛、汞!

来源:科技日报等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季度探底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从二季度起走出恢复性向好的态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在1月29日召开的2020年全年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全年运行情况明显好于预期,且有色金属工业生产、效益及铜、铝年均价格好于上年水平。
2020年有色金属工业全年运行情况明显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注:铜、铝、铅、锌、镍、锡、锑、镁、海绵钛、汞)产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大关,达到6168.0万吨,同比增长5.5%。其中,精炼铜产量1002.5万吨,同比增长7.4%;原铝产量3708万吨,同比增长4.9%。六种精矿金属量603.2万吨,同比增长1.6%。铜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200万吨)2045.5万吨,同比增长2.7%;铝材产量(尚未扣除企业间重复统计约1300万吨)5779.3万吨,同比增长8.6%。2020年国内现货市场铜年均价48752元/吨,同比上涨2.1%;现货市场铝年均价14193元/吨,同比上涨1.7%。
“这反映了我国有色行业在采、选、冶等方面技术的创新,以及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十种有色金属的年产量突破了6000万吨大关,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军工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贾明星表示。
“十三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投资稳中趋降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贾明星表示,“十三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稳中有升、投资稳中趋降,2020年规上有色金属企业效益回升至好于2018、2019年的盈利水平。
贾明星介绍说,“十三五”期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年均增长3.6%。其中,精炼铜产量年均增长4.7%,原铝产量年均增长3.3%。
“十三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总体呈稳中趋降的态势,年均下降2.6%。分年度看,2016、2017年比上年下降,2018、2019年比上年小幅回调,2020年比上年小幅回落。
有色金属工业今年将继续保持向好的走势
在贾明星看来,从国际上看,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将有望逐步复苏,但仍存在较大风险;从国内上看,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支持创新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加上低基数因素,经济增速可能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以上;从政策上看,2021年将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精确性和灵活性,推动消费转型升级与投资提质增效,加强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但国内外环境中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基于此,在不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前提下,初步判断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增速总体将呈‘前高后稳’的态势。”贾明星表示。
贾明星预测,今年,预计有色金属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全年增幅在3%左右;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上半年将维持高位震荡,也不排除下半年出现回调的可能,但全年年均价格仍将好于2020年的年均价格;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有望保持增长态势;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大体与2020年持平,出现大幅增长或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有色金属产品出口下降的态势也有望缓解,但出口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