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强化环保执法 推进钢铁业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部近日通报了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根据1月~4月份调度情况,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160件,罚款数额达11229.51万元,个案罚款数额最高为1580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共1186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共698件;移送行政拘留共437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429件。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环保执法的力度正不断加大。与1月~2月份相比,3月~4月份适用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数上升515%。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到今天,从外因看,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提高,以新环保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环保政策正不断完善,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从内因看,存在产能过剩、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低效高排放等突出问题。

3月24日,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先明确提出“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只有切实转变观念,将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中,加大环保改造力度,实现与社会共融才是全面提升中国钢铁工业综合竞争力的希望和出路。

新标准并非遥不可及

据相关资料,我国钢铁产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6.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工业行业排放总量的13.9%、6.8%、18.9%;废水、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占工业行业排放总量的5%、2.4%、2.5%和14.1%。

“十一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在“三废”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方面,钢铁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占比大幅下降,对于环境带来的是正效应;另一方面,二氧化硫、烟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占比却大幅上升,对于环境带来的是负效应。因此,在肯定钢铁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治理的同时,必须注意到钢铁工业在废气治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那么,我国钢铁行业能否实现环保绿色发展呢?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统计》和新排放标准,以烟粉尘达标要求为例。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废气排放量21166立方米,假设排放的废气中颗粒物平均浓度按照30毫克/立方米估算,钢铁企业要实现颗粒物的达标排放,吨钢烟粉尘排放指标应小于0.6千克。位于“三区十群”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需要执行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假设排放的废气中颗粒物平均浓度按照25毫克/立方米估算,要实现颗粒物达标排放,吨钢烟粉尘排放指标必须小于0.5千克。类似地,初步估算要实现二氧化硫达标排放,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应小于0.8千克。

据统计,国外环境指标排名前十钢铁企业的吨钢烟粉尘和二氧化硫的平均排放量为0.41千克和0.35千克,而宝钢的指标也分别达到了0.48千克和0.48千克,均优于新标准全面达标情景下的吨钢排放。这说明了钢铁企业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钢铁行业新排放标准限值要求的。

企业之间环保差距明显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以宝钢为代表的标杆企业的环保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外重点钢铁企业的水平,并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钢铁企业完全可以实现绿色发展、与城市和谐共融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