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认真履行代表职责,聚焦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红网.时刻》
曹志强:推广钢企资源综合利用 应降低成本负担
“建议取消钢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自发电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资金,并且按国家发改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标准,对钢铁企业燃气自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环保改造给予补助。”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告诉红网时刻新闻,今年围绕钢铁产业他提交了两个提案,其中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提案是钢铁企业关注的重点。
近年,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不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成本。但钢铁企业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的自发电仍需缴纳每千瓦时共4.18分钱的农网还贷资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资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曹志强认为,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为鼓励和支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自发电,也先后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明确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可享受增值税100%退税政策。
但是,目前钢铁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自发电机组与燃煤电厂一样,征收每千瓦时共4.18分钱的农网还贷资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资金。
“一家年资源综合利用自发电60亿千瓦时的钢铁企业,每年需缴纳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资金费用高达2.5亿元,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曹志强跟记者算了一笔账,钢铁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并未享受相关政策优惠。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51号)文件规定,自2013年9月25日开始,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调高的同时,对燃煤电厂的脱硝、除尘成本也提高了补助标准,对燃煤发电企业脱硝给予每千瓦时1分钱的电价补偿,对采用新技术进行除尘设施改造、烟尘排放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的燃煤发电企业给予每千瓦时0.2分钱的电价补偿。
钢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自发电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资金增加了企业负担不说,钢铁企业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的全燃煤气发电机组也从未享受过此类补贴。
“钢铁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等废气和余热作为发电原料,实施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自发电,减少了环境污染,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同时缓解了能源紧张、降低了能源成本。钢铁企业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的全燃煤气发电机组从未享受过此类补贴。”曹志强指出。
为大力推广资源综合利用,降低企业负担,曹志强建议,
一是有关部门对钢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自发电机组取消农网还贷资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资金;希望有关部门对钢铁企业获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且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的电厂,不能与其他企业自备燃煤电厂一样对待,应享受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二是有关部门对钢铁企业燃气自发电机组脱硫脱硝除尘环保改造,根据发改价格〔2013〕1651号文件标准给予补助。
《证券日报》
华菱钢铁曹志强:建立中长期去产能有效机制
“虽然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已基本完成,但仍需巩固钢铁行业来之不易的去产能成果,夯实中国钢铁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
曹志强认为,中长期而言,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完成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钢材消费强度必将逐步下降,未来产能过剩格局依旧严峻。因此,必须建立中长期有效的产能去化机制,涵盖建立打击“地条钢”的长效机制,促进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
数据显示,钢铁行业自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成效显著。2016年至2018年,全行业累计化解产能1.5 亿吨,全面取缔地条钢1.4 亿吨,提前完成“十三五”确定的目标,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
钢铁行业受益于去产能,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规企业生产积极性持续提高,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资源优化配置等工作持续改善,钢铁行业迈入良性发展轨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8%,比2017年上升2.2个百分点。2018年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77105万吨、92826万吨和11055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0%、6.6%和8.5%。CSPI国内钢材价格平均指数为114.75点,同比上升7.01点。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704亿元,同比增长39.3%。
“虽然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行业内仍存在‘地条钢’死灰复燃、违规新增产能以及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曹志强指出。
对此,曹志强提出了三个建议。
首先,建立打击“地条钢”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死灰复燃。具体可通过加大违法犯罪处罚力度、完善电力税务等监管机制、强化动态管理、提高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落实。
其次,维护供给侧改革成效,加强对产能置换的审查和专项抽查。建议有关部门完善和收紧落后产能的认定标准,强化产业准入约束,综合考虑去产能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科学测算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社会功能性市场准入标准,用更严、更高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坚决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发挥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偏作用。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开展打击“地条钢”、钢铁产能置换专项检查,严禁新增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巩固去产能成果。对于环境敏感区域以及实施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的地区,建议国家设立去产能专项基金,通过国家赎买的方式化解钢铁过剩产能。
近年来,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效益和创新变革之路,华菱钢铁在降杠杆、调结构、强改革、增效益方面,打出了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2018年12月份,华菱钢铁创新式的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之后以“发行股份+现金支付”相结合的方式,收购旗下三家子公司华菱湘钢、华菱涟钢和华菱钢管少数股权及湖南华菱节能发电100%股权,为其他地方国企提供了新的资本运作思路和借鉴案例,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红网.时刻》
曹志强:适当放宽股权融资 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建议适当放宽股权融资的政策限制,加强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和中国证监会的协同,逐步实现两个市场募集资金的融通使用,从而帮助实体企业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强接受红网时刻新闻采访时表示。
曹志强认为,如能适当放松实体企业的直接融资限制、畅通直接融资渠道,可更好落实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2018年我国社会融资中,间接融资占比超过81.4%,直接融资占比不到20%,且直接融资中又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占整体社会融资比例仅1.9%。相比之下,2018年美国社会融资中,直接和间接融资比例约为60%:40%,而直接融资中又以股权融资占八成以上,这说明我国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性,直接融资比例偏低的问题。
结合钢铁行业来看,被标有“两高一剩”标签的钢铁行业,直接融资不畅现象更为普遍。根据Wind证监会行业分类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钢铁行业债券融资2743.05亿元,在全行业中占比仅0.66%;股权融资方面,钢铁行业仅完成2单定向增发,共募集资金67.62亿元。
“融资结构不合理,杠杆偏高、直接融资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企业轻装上阵、加快技术创新、培育竞争优势的脚步。”曹志强指出。
面对上述问题,曹志强建议,放松股权融资规模、定价和锁定期等方面的政策限制;适当放宽股权融资的募集资金用途限制;建议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两个债券市场,实现两个市场资金融通使用。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