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 近日,金陵大地有两条消息引人注目:一个是梅钢搬迁,这个在南京驻扎了50年的巨型钢铁基地宣布将用10年时间,将钢铁冶炼产能逐步迁出南京。另一个是刚出炉的创新名城数字,2018年南京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00家,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万人、增长60%,新增科创型企业近2.4万家、增长17%,净增高技术企业1282家、增长70%……
一退一进,一减一加之间,是城市决策者打造“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坚定信念,跋涉轨迹。
今年1月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南京市提出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力争2019年底前取得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和严管示范带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规划引领: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门槛提标准
长江南京段岸线总长275公里,干流岸线197公里,共有10处港区,泊位数208个。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镇,南京市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第一组长,提出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这“五个关系”,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以及专题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考察长江南京段,提出年底前力争取得长江南京段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的阶段性成果。
一系列规划政策先后得以完善和实施,2017年南京市制定出台《南京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先导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长江经济带对内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生态更宜居、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实力更雄厚、人民更满意的长江经济带先行示范城市。2018年又编制完成《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南京市滨江生态环境保护要点》《南京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长江岸线保护办法》等文件和规章也相继出台,为生态环境画红线、设防线,为产业发展立门槛、提标准。
南京的转型发展并不轻松,挑战面前,南京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更显得责任重大。“绿色高质量”是近年来全市发展的主题词,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目标,南京市产业结构不断转型,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有序完善,江北新区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支点。
绿色生态:蓝天碧水净土,环境整治的“南京样本”
2019年1月1日上午10点,长江三桥的江豚观测点,两三只江豚不时将脑袋浮出水面嬉戏。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介绍,南京是全国唯一可以在市区看到江豚的城市,这群小精灵就像生态“活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生态优先转型发展的成果。
南京人在长江水道上的智慧,只为从点滴积累,让长江水更清、天更蓝。2016年开始,船老大们进入南京的长江水上服务区,终于可以关掉船用柴油发电机,取而代之的,他们到岸上一人高的“电匣子”上取电。南瑞集团配农电公司副总鞠达向记者展示了南瑞研发的船舶岸电成套装置,点点手机,用微信或支付宝就可以付电费。
更大的战役是自上而下推动的。生态环境整治,是一整套系统工程,为了水更清,南京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及主要入江河流水质与市领导责任挂钩等制度,制定断面达标方案,着力提升断面水质,目前7条省控入江支流已全部达到省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35条河道水环境提升项目已完工,8个重要水体水质提升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为了打好净土持久战,南京市印发实施《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土十条”),持续重点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南京市出台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应急管控方案,落实停限产豁免举措,对企业采取限产、停产等削峰降值措施,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打好生态环保立体战,南京市加快推进生态红线清理整治三年行动,强力落实87项整治任务。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