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钢铁财经资讯

 2017年三钢闽光净利润39.9亿元

 

26日晚间,三钢闽光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62亿元,同比上升59.10%;营业利润52.96亿元,同比上升329.40%;利润总额52.97亿元,同比上升328.53%;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90亿元,同比上升330.61%。

 

多家钢厂上调废钢采购价格

 

2月24日,多家钢厂上调废钢采购价格:泸州益鑫对成都、重庆地区钢材上涨70元/吨,山西建龙建筑钢材上涨50元/吨,河南济源钢铁建筑钢材上涨30-60元/吨,内蒙古亚新钢厂上调180元/吨,辽宁抚顺特钢招废钢标价上调180元/吨,山西中钢特材废钢价格上调80元/吨。

 

拉丁美洲钢铁供需同步上升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2017年拉丁美洲钢铁进口上升,出口也同时增长。拉丁美洲钢铁协会(Alacero)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拉丁美洲钢铁进口量从上年的1980万吨增至2060万吨,增长4%。在进口产品中,70%为扁钢产品,27%为长材产品,3%为无缝管。2017年拉丁美洲钢铁出口量为980万吨,增长12%。其中,扁钢490万吨,长材产品400万吨,无缝钢管88.2万吨。


印尼成为全球五大钢铁进口国之一

 

据印尼《雅加达邮报》报道,印尼钢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印尼进口钢铁643万吨,占其年钢铁消耗总量的48%;2015年和2016年,印尼分别进口钢铁685万吨和649万吨,为全球五大钢铁进口国之一。

印尼目前年钢铁消费1340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达2300万吨。印尼钢铁协会主席普沃诺表示,印尼正常进口量应为总消耗量的30%,但钢铁生产不足,不得不大量进口。为降低进口依赖,印尼工业部加紧钢铁国产化进程,计划在南加里曼丹和中苏拉维西分别建设3个大型钢铁生产厂,总投资额148.9亿美元。印尼工业部长艾尔朗加表示,三大生产厂的建设皆与外国投资者合资,拟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合作生产碳钢,计划产能从目前的年产45万吨逐步提升到2025年年产达到1000万吨;拟与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年产300万吨冷轧板项目;与上海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年产250万吨热轧板、50万吨冷轧板和350万吨碳钢项目。

 

湖北去年给161处煤矿“体检”淘汰落后产能207万吨

据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消息,通过开展安全“体检”行动,湖北省161处煤矿去年全部按时完成“体检”,去年内公告关闭煤矿31家,淘汰落后产能207万吨,全省煤矿减少到了130家。同时,通过深化非煤矿山专项治理,湖北还关闭37家小矿山,启动20座尾矿库闭库治理,完成涉及水下、建筑物下、铁路下“三下”和较大连片采空区治理3371立方米。

 


河北推进矿产开发“减量化管理”

 

2月25日消息,今年,河北提出继续压减矿山企业数量,在2017年基础上,到2020年全省固体矿山数量减少1/3,到2025年减少一半。截至2017年底,全省矿山企业减少至2746个,其中固体矿山占85%。


1月份山东口岸铁矿砂进口量增价跌

 

 

从青岛海关了解到,1月份,山东口岸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792.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5%;价值80.4亿元人民币,增长6.4%;进口均价为每吨448.8元,下跌14.8%。

去年山东口岸铁矿砂进口量持续波动,今年1月份进口量同环比增幅明显,同比增加25%,环比增加22.8%。价格方面,山东口岸铁矿砂月度进口均价连续第二个月保持环比上涨态势,1月份环比上涨7.8%,同比下跌14.8%。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行动首起量化问责案件公布

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量化问责首起案件日前正式公布,包括文安县县长在内的多名责任人被处分。这是由环保部查证属实的首起地方政府环境质量主体责任不落实案件,按照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规定,应追究负有领导责任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天津开发区201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418亿元

 

2月24日从天津开发区2018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天津开发区2017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89.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418亿元。

据了解,天津开发区2017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全区比重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获批 2030年全面建成

近日,湖北省政府正式批复《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航运中心发展将重点攻坚“八大主要任务”,包括建设以长江干线为主轴的黄金水道、构建武汉港等主要港口的集疏运网络、发展铁水联运和江海直达为主的多式联运、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等。规划同时明确,到2020年初步建成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到2030年全面建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