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周二)上午10:00,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出席。
发布会上,发改委就钢铁、铁矿石市场监管、化解过剩产能问题作出表态,并称正在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发改委表示,将组成现场检查组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实地检查。目前,各地正在重点围绕退出产能、项目建设、历次检查整改落实、举报核查等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将于5月30日前向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自查自纠情况。下一步,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分别带队,组成若干个现场检查组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实地检查。
与此同时,发改委称将加快推进国内铁矿新项目和在产资源接续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发境外铁矿石资源。从国内看,加大铁矿资源勘察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国内铁矿新项目和在产资源接续项目建设,提升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国际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发境外铁矿石资源,完善多元进口供应体系。
针对近期大宗商品涨价问题,发改委表示,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叠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中下游制造业经营成本上升,影响行业效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已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调整完善钢材进出口相关政策,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加强供应保障。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正在联合调研钢材与铁矿石等市场情况,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下一步,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市场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新华社记者:4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请问下一步在促进民间投资、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将有哪些考虑和举措?
金贤东: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牵头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强化政策实施,使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拓宽民营企业投资空间。一是进一步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用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二是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领域建设。三是进一步完善混改政策,加快推动混改试点落地,以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深入落实交通基础设施、环保、鲜活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着力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第二方面,加大融资支持力度。一是持续支持民营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二是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着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三是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有效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第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一是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工商领域社会团体及其驻华机构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支持政策,继续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二是支持民营企业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投资建设集中式或分布式新能源、大容量储能设施,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通过规模化商用推动关键技术性能大幅提升、成本显著下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方面,做好民营经济发展示范工作。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开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有关工作,开展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相关工作,从工作推动、政策落实、整体效果等方面,对促进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发挥引导示范效应。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发挥好牵头作用,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台账制度,推动相关部门在大幅放宽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业等市场准入、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民营经济统计制度等重点领域,出台精准政策文件,突出政策落实刚性,确保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上海证券报记者:碳达峰碳中和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发改委担负着制定相关顶层设计的重要任务,请问这项工作现在的进展如何?
金贤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这里,简要介绍有关工作进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认真研究各行业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中央决策部署要求,按照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谢谢!请继续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决定,无限期暂停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请问这将对两国的经贸投资带来哪些影响?
金贤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中澳总理定期会晤下的重要机制。在该机制框架下,双方曾就两国经济和投资领域的重点议题开展战略对话,对加强两国经济联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期以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中澳投资贸易合作项目和既有成果进行无理限制和打压,损害两国互信,严重影响企业开展互利合作的信心。对此,我们不得不做出正当和必要的反应,澳方应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我们敦促澳方客观、理性看待中澳合作,公平公正对待中国企业,停止干扰两国投资贸易合作的错误行为,采取行动推动中澳关系健康发展。谢谢!请继续提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4月初,国家发改委部署了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请问相关工作目前进展如何?近期铁矿石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请问发改委将采取什么措施保障铁矿石供应?
金贤东:谢谢你的提问。201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各有关方面持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了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相关工作将统筹考虑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以及钢铁行业平稳运行等因素,稳妥有序推进。目前,各地正在重点围绕退出产能、项目建设、历次检查整改落实、举报核查等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将于5月30日前向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自查自纠情况。下一步,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分别带队,组成若干个现场检查组开展钢铁去产能“回头看”实地检查。
关于你关心的铁矿石供给保障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国内看,我们将加大铁矿资源勘察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国内铁矿新项目和在产资源接续项目建设,统筹做好社会再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提升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国际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发境外铁矿石资源。完善多元进口供应体系,鼓励企业拓宽铁矿石进口渠道,有序推进境外再生钢铁原料进口和资源利用,优化供给结构。谢谢!请继续提问。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钢铁、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4月PPI录得新高。我们注意到,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始向消费端传导。请问如何分析原因和以及对产业链的影响?PPI后续走势如何?有何应对措施?
金贤东: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关注的问题。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叠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债务风险,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中下游制造业经营成本上升,影响行业效益。
今年4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前4个月PPI同比上涨3.3%。从未来走势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以及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近几个月PPI涨幅还可能进一步扩大,二季度PPI同比涨幅可能继续走高。但随着价格信号对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引导作用持续释放,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供求基本面。预计全年PPI同比涨幅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下半年同比涨幅将有所回落。
针对近期大宗商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调整完善钢材进出口相关政策,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刚才我也已经介绍,我们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加强供应保障。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正在联合调研钢材与铁矿石等市场情况,进一步了解行业动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市场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维护市场稳定。
网上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8006193号-1
copyright©2005-2022 www.cumetal.org.cn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杭州高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