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欢迎您!

English服务热线:010-59231580

搜索

2020年钢铁行业十件大事

01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钢铁企业

极大振奋行业信心

【事件描述】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中国宝武太钢视察调研了解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他勉励太钢“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中国宝武马钢视察调研,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经营情况,他勉励马钢“把握自己的优势,顺应当前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企业改革发展中,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MPI点评】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对钢铁产业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年内两次视察对钢铁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极大振奋了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钢铁行业应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02

疫情危机严重冲击并将

深刻改变全球钢铁格局

【事件描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快速爆发、持续发酵,对全球钢铁产业的生产运营产生了史无前例的严重冲击。10月15日,世界钢协预计2020年全球钢铁需求将下降2.4%至17.25亿吨,发达经济体的钢铁需求总量预计将下跌14.9%,新兴经济体(不含中国)的钢铁需求量预计将下跌12.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1-10月份,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5%,全年钢材需求量将增长8.0%以上。

【MPI点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钢铁生产运营产生了严重的短期冲击,也将深刻改变全球钢铁产业的长远发展格局。疫情影响下,中国钢铁产业的风景独好,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和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强劲韧性,也彰显了中国钢铁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中国钢铁应坚定信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钢铁产业发展。

03

国家紧急叫停钢铁产能置换

和项目备案工作

【事件描述】1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20〕19号),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和备案新的钢铁项目,要求各地区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备案的钢铁产能项目,并开展自查自纠。7月,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征求<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工厅原〔2020〕598号),广泛征求了各界意见。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钢铁项目备案指导意见、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

【MPI点评】近年,钢铁行业发展出现了产能转移缺乏科学论证、结构调整难及预期、供需失衡风险加大等一些新问题,鉴于此,国家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和备案新的钢铁项目,并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文件。新政策将坚持“进一步收紧收严、差别化精准施策”的原则,提高产能置换比例,扩大重点区域范围,加强事前、事后评估,强化监管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增加新布局钢铁项目备案的条件要求。有关地方、钢铁企业应根据新政策的要求,及时调整本地区、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措施。

04

中国宝武深入推进兼并重组

引领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事件描述】8月21日,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中国宝武签署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划转协议,将太原钢铁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宝武。9月17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暨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其实际控制人由四源合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中国宝武粗钢产量将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

【MPI点评】中国宝武以“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不断优化“一基五元”产业布局,是中国钢铁先进生产力的旗帜性代表,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推动实施的系列重组,波澜壮阔、方兴未艾,成为世界钢铁格局变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引领世界钢铁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国钢铁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代表、国家经济安全和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保障、增强创新和开放发展信心的重要支撑。

05

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

再创历史新高

【事件描述】1-10月,中国粗钢产量8.74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粗钢产量286.5万吨,年化粗钢产量达到10.4亿吨。全年粗钢产量将首次突破10亿吨,钢材消费量将达到9.7亿吨以上,双双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历史上首个粗钢产量超过10亿吨级的国家。

【MPI点评】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促需求、稳增长政策下,“两新一重”领域建设提前发力,钢材需求超预期恢复增长,体现了国内市场需求的超强韧性;在此带动下,我国粗钢产量再创新高,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复苏。作为全球钢铁生产消费中心,中国不仅是钢铁工业发展速度的创造者,更将成为发展质量的引领者。

06

铁矿石进口量价齐创8年来新高

【事件描述】1-11月,中国进口铁矿石量10.73亿吨,同比增长10.9%,连续5年超过10亿吨;进口额1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铁矿石平均进口价格约100美元/吨。CIOPI铁矿石(TFe62%)指数价格从春节后低点的79.5美元/吨上涨至近期高点的155美元/吨左右,涨幅高达95%以上;期货价格突破1000元/吨,创上市以来新高。

【MPI点评】受下游需求带动,202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铁矿石价格创8年来新高,成为今年表现最“亮眼”的大宗矿产品。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再次凸显我国钢铁行业原料供应链的脆弱和不稳定,严重制约钢铁行业稳定安全发展。国家和行业层面需高度重视,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持之以恒地实施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长期、高效、稳定、多元的原料保障体系。

07

超低排放改造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并将步入高质量时代

【事件描述】目前,全国228家钢铁企业6.1亿吨粗钢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已基本完成,圆满完成阶段性目标。同时,全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全面启动,重点区域82家企业3.3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开展评估监测工作。今年1月,首钢迁钢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成为世界上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截止到12月10日,太钢不锈、首钢京唐、德龙钢铁、山钢日照和新兴铸管等企业也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上完成超低排放公示。

【MPI点评】自《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发布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启动,钢铁企业不断加大改造投入,实施进度超预期,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有少数企业存在应付的心理,也不乏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超低排放改造的质量令人担忧。因此,生态环境部强调超低排放要以质量为核心,发布指南、开展培训和宣贯,帮助企业开展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并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行业和社会的监督,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钢铁超低排放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

08

高端钢铁材料“补短板”取得新突破

【事件描述】太钢、鞍钢、抚顺特钢研制开发出四代核电600MW示范快堆项目316H奥氏体不锈钢,成功解决部分核电装备用材料的“卡脖子”问题。中信泰富特钢、宝钢股份自主研发生产的2000兆帕级最高强度缆索钢丝用盘条,成功应用于重点桥梁工程。东北特钢成功研制出兵器用新型高强度沉淀硬化不锈钢HPBS1200、新型超超临界高压锅炉用HSRD系列高端不锈钢焊丝。宝钢股份高速铁路用耐腐蚀钢轨U68CuCr实现全球首发,690兆帕级高性能桥梁钢实现成功应用。

【MPI点评】钢铁工业为社会提供基础结构材料和重要功能材料,肩负着支撑制造业由大变强,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卡脖子”高端钢铁材料,体现了钢铁工业对国家重大工程、重要领域的强大支撑作用,也是以行动支撑强国战略、用奋斗担当强国使命的典范。

09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标准化机构

服务行业绿色发展

【事件描述】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任务,推进标准化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成立钢铁行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标准化工作组。10月,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作为工作组秘书处组织召开了工作组整体推进会和三个工作组年终总结会,研讨确定了钢铁行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MPI点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专门成立标准化支撑机构,推动钢铁行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三个工作组的成立,为行业标准立项提供渠道,为行业绿色发展搭建标准化平台,通过加强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的制定实施,加快标准升级步伐,通过标准严起来、高起来、快起来,支撑和引领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0

国际产能合作再结硕果

【事件描述】3月9日,河北敬业集团在英国斯肯索普英钢会议中心举行收购交割仪式,正式完成对百年英钢的收购。3月31日,印尼德信钢铁转炉正式开炉生产,标志着德龙印尼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4月29日,江苏德龙镍业携手厦门象屿集团建设的德龙工业园二期年产300万吨镍铁不锈钢一体化冶炼项目投产。

【MPI点评】钢铁行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和重要实践者,敬业、德信和德龙镍业等国内优强企业通过实施跨国并购或投资,展现了钢铁国际产能合作的新高度,树立了“走出去”典范。当下,疫情危机仍在全球发酵,全球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加快展开,世界钢铁工业格局面临深刻变革,国际并购重组的机会将大量涌现。钢铁企业应紧抓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集团公司,输出更多优质的技术、装备、产品、人才、标准、文化等,促进钢铁行业在“新工业革命”时期占据制高点,引领全球钢铁产业发展。

 

返回列表